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统计局> 新闻发布> 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实录
索引号: 113407220031257229/202310-00012 组配分类: 新闻发布会实录
发布机构: 枞阳县统计局 主题分类: 财政、金融、审计、统计、税务
名称: 2023年前三季度全县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10-31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0562-3211463
2023年前三季度全县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3-10-31 11:39 来源:县统计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主题:2023年前三季度全县经济运行情况

发布单位:枞阳县统计局
发布人:县统计局副局长 丁少万
时间:2023年10月31日
发布地点:局机关会议室 
实录:
(通稿):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及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做好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工作,全县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反馈结果,2023年前三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41.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9亿元,同比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36.2亿元,同比增长4.2%;第三产业增加值87.7亿元,同比增长4.7%,三次产业比为12.725.561.8

一、农业生产平稳

前三季度,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23亿元,同比增长4.35%。蔬菜产量12.43万吨,增长1.3%;生猪出栏12.64万头,同比增长5.23%,禽蛋产量1.15万吨,增长10.63%;水产品产量3.97万吨,增长3.6%

二、工业生产态势良好

前三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4.97%,股份制企业增长10.66%,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30.55%。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13.93%,制造业增长11.3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6.16%

三、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

前三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4.2%,制造业投资增长141.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1.9%

四、市场销售持续恢复

前三季度,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2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8.4%,分商品看,粮油、食品类增长12.4%,新能源汽车类增长47.1%,通讯器材类增长61.9%

五、财政收入较快增长

前三季度,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14亿元,同比增长13.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3亿元,增长16.8%

六、金融存贷款同比增加

9月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961.4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各项存款余额618.7亿元,增长7.9%;各项贷款余额342.7亿元,增长18.8%

七、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前三季度,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77元,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62元,增长7.2%

总体上看,随着政策效应持续显现,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全县经济稳定恢复,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也要看到,当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基础仍需巩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狠抓各项政策举措落地见效,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在克难奋进中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附注

1)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均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三次产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和《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3)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4)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统计范围为辖区内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法人单位、个体经营户、其他单位进行的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及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统计范围为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个体户)、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

6)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数据来源于县财政局;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铜陵市分行;城乡居民收入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枞阳县调查队。

7)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