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司法局> 规划计划> 年度计划
索引号: 11340722003126012p/202403-00013 组配分类: 年度计划
发布机构: 枞阳县司法局 主题分类: 公安、安全生产、司法
名称: 县司法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及2024年度工作安排 文号:
成文日期: 2024-03-21 发布日期: 2024-03-21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0562-3211129
县司法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及2024年度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24-03-21 11:52 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2023年,枞阳县司法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司法局的精心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求真务实、主动作为,全县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为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持续改善民生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政治引领,强化机关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采取理论学习、交流研讨、主题党日活动、理论测试等方式,强化理论武装,凝聚思想合力,引导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严管厚爱,加强局机关和司法所日常管理,抓牢抓实装备财务等工作,积极开展“以案示警”警示教育。以“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为抓手,加强业务培训,督促全局职工干部做好本职工作,服务基层群众,举办了10期能力素质提升小讲堂,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活动,为老弱病残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91件,上门办理公证16件。

(二)坚持高点谋划,统筹推进依法治县。组织召开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明确2023年全面依法治县工作要点和责任分工。强化思想引领,推动全县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全覆盖。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员干部经常性教育和集中培训的重要内容,纳入县委党校主体班次教学内容,设置专门教学模块,累计培训学员908人。组织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题述法工作,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制定2023年度法治督察工作计划,重点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法治建设方案规划实施情况、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开展督察。制定印发《关于深化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共摸排公共政策和合同协议累计24条,已全部完成。

(三)坚持精准发力,全面建设法治政府。落实合法性审查,动态清理规范性文件,2023年度共收到送审文件63件,其中要求修改25件,提出法律意见80余条。印发《全面清理行政规范性文件工作方案的通知》,梳理县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65件,其中废止10件、修改3件。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撤销原行政复议与应诉股,设立行政复议股和行政应诉股。2023年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91件,经审查受理83件,审结83件。2023年全县各级行政机关行政应诉案件开庭43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43件,出庭应诉率100%。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2023年度共审核行政执法证件1135个,纳入评查行政处罚案卷661卷,行政许可案卷402卷。推进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赋予15个乡镇321项县级审批执法事项。推进公正规范文明执法,印发《枞阳县包容审慎执法处罚清单》,全面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四)坚持多措并举,营造浓厚法治氛围。依照“八五”普法规划,制定印发《2023年度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组织召开2023年度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会议,根据普法工作要点分批次发出工作提示函,对“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部署推进第二批乡村“法律明白人”遴选培育工作,新培育642名“法律明白人”,选树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对象211人,实现每个行政村都有学法用法示范户。公益普法活动多点突破,开展民法典宣传月、2023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和“宪法宣传周”等活动,组织普法讲师团成员和普法志愿者走进企业开展“惠企暖企 普法先行”主题普法活动。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会同公检法部门,为全县学校配备法治副校长55名,通过法治第一课、法治进学校等活动,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

(五)坚持人民至上,提升法律惠民实效。推进县、乡(镇)、村法律顾问全覆盖,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一体化管理平台,全县建成1个公共法律援助中心,16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214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机构作用,专职律师值班接听“12348”法律服务热线,随时为群众答疑解惑,全县各级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共接受法律咨询1320人次。2023年全县法律援助案件目标任务数620件,己办理624件,其中刑事312件,民事312件,值班律师认罪认罚法律帮助450件。开展法律服务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督促各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从业人员依法依规执业,重点整治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与司法人员不正当接触交往和违法违规执业问题,确保全县法律服务行业政治方向正确,队伍形象优良。

(六)坚持夯实基础,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大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力度,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平台。全县共有乡镇调解员61名、村居调解员642名,2名调解员被评定为安徽省一级调解员,1名调解员获得“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全年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510件,调处成功4480件,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293次,预防纠纷340件,较好地发挥了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全年共衔接安置帮教对象462人,落实重点刑满释放人员必接必送共计39人次,衔接率、接送率达100%,完成远程探视186例。积极探索推进社区矫正“队建制”改革,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到铜官区、义安区学习取经,已形成初步方案。在重点时段,对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缠(闹)访群体等重点人群开展全面排查,及时落实管控措施。定期召开矫情分析会,开展入矫集体教育8次共计240人,帮扶困难社区矫正对象18人依法给予表扬2人,训诫25人,警告17人

(七)坚持服务大局,护航高质量发展。始终秉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以“万所联万会”“法治体检”等活动为载体,积极组织律师深入企业开展法治宣传,提供法律咨询2023年全县律师累计开展“法律服务进万企”主题帮扶活动40余次,参与各类法治宣传活动30场,解答法律咨询 1100余人次。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切实减少“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增强群众获得感,提升社会满意度积极服务乡村振兴,动员全县226名村(居)法律服务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设置法律服务志愿者公示栏和便民卡,通过村(居)法律服务志愿者全覆盖,将法治“阳光”送到群众家门口。

二、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抓好统筹协调,奋力建设法治枞阳。印发《中共枞阳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组织全县党员领导干部对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行系统学习,增强全县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开展2024年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评议工作,不断提高述法针对性、有效性,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全面梳理公共政策未兑现、行政协议未履行情况,制定法律责任清单和兑现履约清单,实现惠企政策落实到位、政府承诺兑现到位,全方位提高公共政策实效和政府公信力。按照市委依法治市办《关于进一步推进乡镇(办事处)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工作的通知》要求,推动各乡镇通过聘请法律顾问、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配强审查人员力量,建立专业化、职业化的合法性审查队伍,实现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覆盖全县所有乡镇。配合县委编办组织赋权单位与被赋权乡镇人民政府依法签订委托协议和赋权事项承接确认书,对相关人员开展法律知识培训,使被赋权乡镇对赋权事项接得住、办得好。积极探索实施包容审慎执法、包容监管机制,将柔性执法理念融入规范、公正、文明行政执法内容,不断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稳步推进行政复议改革,更好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和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功能。积极推动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进一步提升应诉质效。

   (二)抓好风险防范,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在全县推进落实“三单一书”制度(即:普法责任清单、重要工作提示单、重点任务督办单、履行普法责任评价书),组织开展“一月一主题”普法活动和法律“七进”活动,将平安建设和“双提升”宣传同普法活动一道部署,在财力有保障的情况下,适时对法治文化公园宣传内容进行更新,持续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升级,在全县营造浓厚法治氛围。主动与各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力争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控制、早化解。积极开展暖心帮教,延伸远程帮教会见系统,严格落实“必接必送”要求。持续推进社区矫正“队建制”改革,建立工作专班,积极向上对接,争取在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得到支持,力求“队建制”改革圆满完成。依法依规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切实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管教育,防止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及重新违法犯罪,确保社区矫正安全稳定。用好“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和“12348”法律服务热线平台,推行办案质量与办案补贴挂钩的差别补贴制度。加强与劳动仲裁、残联、工会等部门的联系,加大对农民工工资、工伤等案件援助力度,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依托党建活动,对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日常监管,防止违法违规执业,组织律师代理和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实现办案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