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更是经开区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一年。经开区将牢固树立“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的鲜明导向,强化党建引领,跳起摘桃、奋力追赶,打赢园区提质扩量增效翻身仗,努力在县域发展中担纲承梁、在全市开发区争先进位、在全省开发区竞争中跻身中游。主要经济预期目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规上工业产值增长2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5%以上,各项约束性指标达到规定要求。重点做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打好双招双引攻坚战,持续夯实发展后劲
1.聚焦补链强链。一手抓“链主”“龙头”企业引进,一手抓关键环节、配套企业培育,打通堵点、连接断点,完善产业体系。铝基新材料产业重点围绕再生铝基材料、动力电池箔、包装用铝箔、光伏铝型材、汽车轻量化产品招引项目;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重点围绕“三电”、车身附件、汽车内饰、汽车技术服务业等领域招引项目。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5个,其中“双首位产业”项目20个以上。(牵头责任部门:招商服务中心)
2.注重招大引强。瞄准世界500强、央企国企、知名民企、行业龙头等企业,用好乡贤招商,全力推动比亚迪、美的等头部企业布局投资园区。用好海贝产业基金,股权投资一批科创项目并落户园区。全年引进10-50亿元项目6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牵头责任部门:招商服务中心)
3.深化园区合作。做实与江阴临港经开区结对共建,重点加强资源信息共享、产业发展协作,主动承接落户一批符合经开区主导产业方向的转移类项目,尽快形成更多合作的实物工作量。全年引进长三角地区转移项目10个以上。(牵头责任部门:招商服务中心)
二、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持续增强发展支撑
4.抢抓机遇“谋”项目。牢牢把握国家推动铸造和锻压行业高质量发展和安徽省打造汽车“首位产业”等机遇,结合园区实际,滚动谋划一批基础设施类和产业发展类项目,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市计划盘子。(牵头责任部门:经济发展局)
5.精准保障“落”项目。切实加强项目用地、用房保障,专人对接并联推进项目备案、安评、环评、能评和土地挂牌、规划设计、施工图纸编制等前期工作,推动鲁丽绿色纤维材料等13个签约项目尽快实现实质性开工。全年拟新开工项目35个以上。(牵头责任部门:招商服务中心)
6.提速提质“建”项目。用好“领导小组+工作专班”项目推进机制,切实做好项目施工用水、用电、土源等要素保障,紧盯项目施工队进场、工程出“正负零”等标志性节点,及时组织完工项目规划核实、竣工验收,多渠道帮助新投产企业招聘员工,确保金誉三期、博泰科技产业园等在建项目按约定期限竣工投产。全年拟新投产项目25个以上。 (牵头责任部门:经济发展局)
三、打好转型升级攻坚战,持续提升发展质效
7.新增一批规上企业。紧盯博泰科技产业园等13个即将建成投产项目和英莱特汽车内饰件等15家成长性中小企业,加强用工、银企、产销对接,助推竣工投产、稳产达效,加强跟踪监测、业务指导,确保及时提交申报资料。全年拟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牵头责任部门:经济发展局)
8.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引导铭尊科技、玉堂新材料等企业,深耕细分领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向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高端攀升,全年拟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家。(牵头责任部门:经济发展局)
9.升级一批骨干企业。集聚资源、集成政策,全力支持园区骨干企业做大主业、做大市场、做大资本。支持金誉金属加快上市步伐,争当电池箔市场“龙头”;鼓励光华铝业、诚易金属等企业增投资、扩产能;引导明坤铝业、铜都电缆等企业强技改、塑品牌。全年拟新增亿元以上企业5家以上、5亿元企业2家。(牵头责任部门:经济发展局)
四、打好创新驱动攻坚战,持续激发发展活力
10.深化产学研合作。依托广州中创孵化器公司专业运营,争创省级科技孵化器。深化与安徽工业大学合作,做实做强安徽工业大学枞阳工业技术研究中心。支持得壹锂离子电池研发中心建设,继续引进创建一批高层次人才团队、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设计中心)等。加快推动神瞳科技智能巡检机器人、华丰环保污水处理专用设备等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本土产业化。全年拟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2家以上,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家以上。(牵头责任部门:经济发展局)
11.加快智能化技术改造。推进得壹能源打造5G+AGV生产物流等智能系统,实现产线高效快捷运作,降本增效。加快实施万华板业无醛秸秆生态板生产线技术改造、蓝兰毛巾高档毛浴巾生产线智能化技术升级改造等8个技改项目,推动转型升级,提升生产质效。(牵头责任部门:经济发展局)
12.争创工业“三品”。支持雅斯顿智能门锁、佰鲜材料等企业开展商标创建,华驰动能、迈力医疗等企业争创“安徽工业精品”和驰名品牌,参与或主导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牵头责任部门:经济发展局)
五、打好要素保障攻坚战,持续提升发展承载
13.加强用地保障。完成桥港园区2.46平方公里北扩区控制性规划和土地成片开发方案编制报批等工作。加快完成华茂北侧地块土石清运及土地平整,尽早净地交付;协同藕山镇、枞阳镇6月底完成锂离子动力电池二期19户、鲁丽项目一期47户房屋拆迁“清零”。加快处置松芝空调、皖江铸业等闲置低效用地,有效盘活天峰纺织、明宇电力等企业闲置厂房,积极推介高端制造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平台,为入园企业落地提供承载。(牵头责任部门:自规所、建设和生态环境局、招商服务中心)
14.加强基础配套保障。完成新楼园区纬二路、纬七路建设,桥港园区奇瑞二期和商业地块场地平整,开工建设新楼园区纬三路和桥港园区汪家路二期;建成交付新楼园区392套人才公寓;加快推进桥港园区工业污水处理厂一期建设,督促皖能加快建设桥港园区燃气调压站。(牵头责任部门:建设和生态环境局、恒越公司)
15.加强用工保障。坚持线上与线下同步发力、集中招聘与个性化招聘结合,促进供需精准对接,优先保障新投产重大项目、规上工业企业用工保障。坚持引进与培育并举,深化与铜陵财经学校及县职业技术学校合作,量身定制为企业输送技能型人才。(牵头责任部门:经济发展局)
16.加强融资保障。积极争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用足用好专项债券。加强政银企对接合作,充分运用“科技贷”“园区贷”“供应链金融”等方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综合园区现有资源,壮大国有平台公司资产规模,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牵头责任部门:财政金融局、恒越公司)
17.加强服务保障。推深做实全员包保企业(项目)、“领导小组+工作专班”等服务机制,精准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搭建园区产业链供需合作平台,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堵点,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全面融通。依托经开区科技孵化器,精准孵化一批优质成长性企业。(牵头责任部门:经济发展局)
六、打好风险防控攻坚战,持续守牢发展底线
18.强化安全管理。始终筑牢安全生产基层基础防线,抢先抓早、争取主动,深入开展园区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活动,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追责问责。用好“安全管家”,持续开展管家式排查、专家式帮扶,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全力消除各种安全生产隐患。(牵头责任部门:经济发展局)
19.强化环保监管。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严格落实低碳环保要求,全面抓好工业企业污染专项治理、交办问题整改、污染源普查等重点工作,强化重点工程、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管控,确保环保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牵头责任部门:建设和生态环境局)
七、打好党建赋能攻坚战,持续强化发展保障
20.坚定不移强化政治建设。坚持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做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经开区各项工作。坚持把抓落实作为“第一要务”,及时研究部署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以及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跟进推动落实,确保落地落细、见行见效。(牵头责任部门:党政办)
21.持之以恒强化思想建设。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抓实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抓好意识形态领域专项巡察整改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守住意识形态阵地,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牵头责任部门:党群工作部)
22.一以贯之强化组织建设。推深做实机关党员示范岗创建机制,聚焦征地拆迁、双招双引、项目建设、企业服务等重点工作,推进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持续抓好非公党组织覆盖,力争组建率在2023年基础上再提升2%,强化已建党组织的作用发挥,推进“一企一品”非公党建特色品牌建设,在2023年的基础上再创建2-3个示范点。推深做实连湖村“党委+合作社+基地+种养户”利益联结机制、新楼村“党总支+企业服务中心+农户”发展模式,力争两村集体收入分别突破100万元、50万元。(牵头责任部门:党群工作部)
23.久久为功强化作风建设。建立经开区重点工作“三项清单”机制,清单化推进、时限化管理、责任化落实。围绕中心工作,开展监督检查,对工作落实不力、敷衍塞责、不作为、慢作为的,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确保责任压得实、措施落得实、成效取得实。(牵头责任部门:纪监工委)
24.驰而不息强化纪律建设。坚决履行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以上率下、以身作则,引导全区干部知敬畏、守底线,把握“亲”“清”政商关系,打造“廉洁园区”。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聚焦重点部门、重点领域,加强风险管控,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为园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牵头责任部门:纪监工委)
25.标本兼治强化制度建设。结合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坚持“举一反三”,全面梳理机关管理漏洞,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机关内控,实现机关管理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牵头责任部门:党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