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科学技术局>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部门决策部署或计划落实
索引号: 1134072200312560X5/202405-00019 组配分类: 部门决策部署或计划落实
发布机构: 枞阳县科学技术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2023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5-21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0562-3210968
2023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发布时间:2024-05-21 16:17 来源:枞阳县科学技术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2023年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支撑体系

聚焦创新顶层设计决策、指挥体系、科技投入体系、考核评价体系方向,出台了《枞阳县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修订完善《枞阳县促进科技创新工作奖励办法》,坚持以转移转化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强化创新政策进一步激励自主创新,激发创新活力。成立高规格科技成果转化专班,加强科技与发改、经信等部门的联动机制,聚焦科技成果源头供给、落地转化、要素集聚和服务支撑方面,协助破解企业发展中的痛点、堵点,用心用情用力为企业出谋划策,办事解难,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后“一公里”。

(二)科技创新季度“赛马”争先进位

 对标省科技创新季度“赛马”机制考核要求,提高站位,勇

于担当,充分发挥科技部门牵头抓总作用,做好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聚集创新“赛马”相关指标,认真研究解读,对各项指标逐一分析,补短板、强弱项,掌握指标时间节点,科学制定责任清单、路线图、完成时限,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让主题教育“四下基层”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抓手,指导到位、服务到位,扎实推进科技创新相关工作。自科技创新纳入季度“赛马”,综合指标二季度一县四区总排名第二,三季度第一。

(三)强力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计划

“科升高”“规进高”“招引高”为主要抓手,建立高企培育库,分类指导,实施“一企一策”,精准培育。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组建各类研发平台,加大研发投入,打造一批主业突出、掌握核心技术、品牌优势明显的创新型企业。全年共分三批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4家,预测超额完成市对县下达的目标任务,一县四区增幅排名前2位。全县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45家以上。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目标任务。

(四)着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

积极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引导行动计划,发挥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方面的生力军作用,重点从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专利运营等方面,引领和指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运用税收优惠、财政科技资金引导、创新产品首张订单,“科技贷”等政策带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产品研发,打通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和创新产品推广应用等发展堵点。中科华鹿环保和安徽四盟能源2家企业主营产品获批市创新产品,全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认定86家,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15%。预测一县四区增幅排名第一。

(五)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建立科技、财政、税收等部门定期会商制度,建立“互联网+培训+协助+宣传”四位一体政策推送新模式。运用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同时辅以财政资金补贴企业研发投入等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投入3.98亿元,同比增长32.25%。一县四区增幅排名第一。

(六)开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强化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

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利用其较强的产业连接,市场判断和经验积累的优势,在重点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和研发工作,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带动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重点推进技术攻关项目10余项,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同承担申报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7个,市“揭榜挂帅”项目2个。

(七)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根据《枞阳县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应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常态化开展技术需求和科技成果征集和发布活动,适时组织政产学研对接活动,力促需求与成果有效适配无缝对接。突出强链延链补链固链,通过“企业出卷、高校答卷、市场阅卷”模式,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组织国电能源、宇腾真空、金誉金属、光华铝业、东星部件、舟洋船舶等30余家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东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发、中科院电力研究所、江南大学等深化产学研合作,助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余项。

(八)稳步推进创新平台建设

积极推动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双创平台”及企业研发中心研发平台建设。枞阳海螺等公司获省级研发中心认定,旗山电子产业园获省众创空间备案认定,对标省级标准,推进并指导县经开区孵化器建设。支持东星部件与北京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合作研究开发汽车动力总成先进悬置系统,争创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推动金誉、光华等重点企业与合肥工业大学等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推进研发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