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住建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抓关键、促提升,不断强化责任担当,创新工作思路,突破工作难点,扎实推进住建领域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不断强化监管服务,“建筑强县”建设稳步推进
生态环境保护多点发力。重点落实县城区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六个百分百”全覆盖。实施了环湖沿河排水口整治、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程,启动大闸国控断面环境整治工程,适时开展水体检测,确保建成区水体“长治久清”。枞阳县城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5月开工,正在全面推进工程建设。
优化营商环境勇争一流。全年受理事项619件,办结率100%,减免工业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1822.47万元。“获得用水用气”和“办理建筑许可”2个营商环境一级指标在省、市年度(季度)评比中位次领先。聚焦做强做优新型绿色建材和绿色家具制造产业,加大双招双引工作力度,全年累计拜访企业148家,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链累计签约项目7个,总投资额13.35亿元,开工项目4个,总投资额4.47亿元,纳统项目3个。
(二)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房地产业发展态势平稳
着力破解“保交楼”、物业服务难题,推动房地产业市场平稳发展。预计“难安置”专项治理工作全市排名位于前2。
下行压力有效缓解。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23亿元,批准预销售面积4.4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68.19%、71.38%。出台了《枞阳县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若干措施》《枞阳县购房补贴操作流程》等稳市场、防风险、促发展等政策措施,力促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物业服务高质高效。全面推进“皖美红色物业”建设,形成了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协同治理的良好局面。目前,全县物业管理小区51个,物业管理企业48个。2023年新建小区和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物业覆盖率100%,组建业主委员会和议事机构39个,基层党组织或党员活动议事厅19个,新建小区专业化物业管理覆盖率100%。
风险防范化解有力有效。盛世龙城三期、盛世名都、莲湖名邸、御华府二期完成交付,龙湖国际城项目按时序进度稳步推进,按时序进度要求推进C1、C5、C9号楼主体及附属工程建设,确保3幢收购房屋在2024年1月底完工交付。引进购茂超市、幸福云顶大酒店项目化解盛世名都、大运汽车城项目资金缺口。
住房保障工作稳步推进。完成对176户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存在安全隐患的实地核实,全年实施并完成改造147户,完成年任务(88户)的167%;经分户验收合格共打卡发放补助资金303.8万元。累计发放61户城镇住房租赁补贴资金161685元;27户低保家庭补贴租金47160。收缴公租房租金264.4万元(含历年欠缴租金),房屋维修保养7栋。
(三)持续深化城市更新,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聚焦新型城镇化“载体”建设,全面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亿元。预计城乡建设管理工作全市排名位于前2。
持续提升县城“载体”功能。制定了《县城建设计划(2023—2027年)》,积极推进滨江大道二期、滨江大道区域污水主管道等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打造产业聚集平台。
快速推进新城提质。有序推进县城易涝区域专项治理、县城排水防涝补短板、县城雨污分流改造和市政道路等工程建设。浮山北路已投入使用,金坛路二期工程、滨江大道、安康南路、望龙北路等工程有序推进。启动实施德上高速枞阳东出入口至银塘路段道路品质提升工程、长江路—下北线段拓宽及延伸工程、长安大道G347出入口品质提升工程3条17.65公里。新续建设市政道路8条近28公里,建成污水管道7.36公里,雨水管道8.35公里,其中雨污分流改造5公里。
有序实施旧城改造。全年签订房屋征收协议1306户,完成年任务(1300户)100%。白鹤滩-浙江特高压(枞阳段)、S232公路等5个项目房屋拆迁清零,旗山片区、上码头、蒲洲片区等5个项目棚户区改造90户,天天高速、G330、江北港铁路、沿江易涝区、池州公铁大桥、桥港园等6个重点工程项目登记测绘1548户,签订房屋征收协议1216户。提前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全年任务,共实施改造6个项目片区26个小区,改造面积25.778万平方米,惠及2275户,总投资 6466.70万元。
精心塑造城市风貌。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中三角公园等5个子项目已投入使用。建成区绿地面积704.41公顷,绿化覆盖面积761.08公顷,公园绿地面积193.92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96平方米,绿地率达到40.10%,绿化覆盖率达到43.34%。《枞阳县绿道总体规划(2022—2030)》《城市公园体系规划(2023-2035)》《枞阳县海绵城市规划(2021-2035)》已基本编制完成,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待住建部考核验收。
稳步创建智慧城市。公共停车场智慧停车项目已完成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的批复,计划改造智慧停车泊位4081个,新建充电桩155个。城市生命线项目完成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报批工作,其中安全供水项目已完成投资1261 万元。
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城乡共享。稳步建设智慧城市,枞阳县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已完成立项、可研批复、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农村自来水并网项目累计完成主支管网改造10070公里、入户水表安装164857户,城乡自来水主管网覆盖率达100%,供水覆盖率达99%以上。美丽城镇、中国传统村落建设有序推进,钱铺镇鹿狮村获评省级传统村落。推进便民停车宣传,国家卫生县、省级健康县创建。
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全年计划对上争取县城污水处理厂扩建、老城区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城区智慧水务建设和供水管网改造更新、老城区排水设施改扩建等项目中央内预算资金26200万元,城市停车场等专项债券资金50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12597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0597万元,城市停车场专项债到位2000万元。
(四)用心用力保障民生,便民惠民工程按需推进
聚焦民生保障,着力解决停车难、水气供应等热点问题。预
计便民停车行动全市排名位于前2。
精耕细作暖民心行动。提前完成便民停车行动全年建设计划,新增城市停车泊位1939个,其中含170个新能源充电桩,完成率107.72%;新增公共停车泊位350个,完成率116.66%。新续建荷风苑北侧停车场、华翔观天下东侧停车场、原燃料公司停车场、连城西路进城货车停车场等4处公共停车场。建成“口袋公园”8个。
尽心尽力回应民生诉求。积极办理市、县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提案建议30余件、信访投诉1300余件。全力保障水气供应,累计完成供水近2700万吨,供应液化气近3600吨,天然气近1200万方。累计完成城区路灯抢修102班次,维修路灯807余盏次。
(五)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聚力凝心铸魂,全面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职责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推动住建系统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党建引领全面增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年共组织集中学习13次,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5次,开展专题研讨交流8次,调研12次;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活动16次,以“旗山小学后门道路漏水问题拖延不决”等典型案例,研究制定《解决突出问题工作方案》,推进整改措施12条;围绕如何“破局”“突围”开展大讨论,撰写心得体会150余份。开展“七一”特色党建等活动12次。
作风建设持续深化。对照作风问题“十种现象”、作风建设“十问”,组织开展作风顽疾“大对照、大查摆”活动,组织谈心谈话28次,撰写对照检查材料134份,列出问题清单42份,查摆共性问题59个。会同派驻纪检监察组对局属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1次。坚持执纪问责,全年共开展各类谈心谈话28次、关爱回访受处分人员4次。防范风险隐患,认真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督查1次。
组织建设不断强化。坚持分类指导,积极打造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硬核”战斗堡垒。坚持示范引领,组织设立3个党建工作示范点,年底对各基层单位党建工作总结评估,确保标准化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强化党员队伍,依托铜陵市建设行业职业培训学校,打造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建筑业本地企业竞争力不强。全县建筑业企业高资质企业数偏少,本地企业中标率过低。
三是房地产业仍然面临下行压力。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去年同期下降78.56%,“保交楼”工作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四是项目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缺口大,主要依托中央预算内投资及专项债券资金,在吸引社会资本等融资扩源上缺乏有效的措施。
五是改善与保障民生有待更深谋划。城乡自建房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还存在属地责任落实不到位现象;部分乡镇自来水管网正在改造,原供水管道跑冒滴漏严重,用水投诉较多;城区公共充电桩建设相对滞后。
二是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管护工作“绣花功夫”还下得不足,即破即修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一些独幢楼院落实专业物业管理难度较大,精细化服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
三、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我们将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城市更新行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统领,在项目包装谋划、基础设施建设、住房保障、安全生产、民生工程实施、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补齐城市建设短板弱项,做好民生保障新文章。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务实笃行,构筑安全发展新防线
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计划完成建筑业产值37.67亿元,同比增长10%。继续做好建筑业产值申报和新增企业平台入库工作。开展建筑市场专项整治活动,继续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工作,扶持企业升资质。
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开展工程质量检查、巡查工作,进一步开展工程质量标准化创建工作。2024年计划申报市级“铜都杯”工程2项,力争申报“黄山杯”1项。继续做好在建工地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突出重点、动态监控好现场的重大危险源,有效防范各类事故发生。认真开展城乡自建房专项整治“回头看”、城市危旧房屋调查摸底工作。进一步深化城镇燃气专项整治,重点推进城镇燃气行业系统治理,坚决防范燃气安全事故发生。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督促各建筑工地按照扬尘污染防治“六个百分百”要求做好相应应对举措。继续推进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建设进度,尽快完工投入使用。推进国控断面江海集团周边区域污水整治工程建设进度,计划2024年3月完工。
(二)强化保障,健全住房保障体系
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41亿元,同比增长4.27%,其中2023年结转项目5个,预计完成投资2.51亿元,2024年新开工项目1个,计划投资1.9亿元;房屋销售面积计划完成10.8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42%。严格落实《关于促进枞阳县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意见》,开展购房补贴申请发放工作,加快“龙湖国际城”C1、C5、C9号楼建设、销售。
规范发展物业管理服务。强化业主自治的运行机制,严格实行“4+X”综合考核,建立物业企业诚信“双名录”、“红黑榜”制度,完善综合查验。加快建立智慧物业信息平台。采取“线上+线下”受理办理机制。
推进住房保障和农房改造。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全县计划实施农村危房改造80户;加强城镇住房保障群体的审核管理,完善住房保障信息系统,实现动态监管,促进住房保障工作持续健康发展,计划完成城镇保障型住房租赁补贴50户;建立健全公租房运营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公租房运营管理水平。
(三)系统谋划,推动城市更新提质增效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抢抓项目建设黄金期,紧盯目标任务、倒排时间节点,强化要素保障、加快建设进度,确保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按期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024年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申请枞阳县城排水防涝工程国债4.8818亿元。
有序推进县城建设。深入开展“城市体检”,加快城区道路改造提升,畅通城市“微循环”。继续推进德上高速出入口至银塘东路道路品质提升工程、长江路-下北线道路延伸工工程等道路项目建设,计划续建道路9.78公里,改建17.65公里。继续推进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县城排水防涝补短板工程和县城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各子项目进度;完成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子项目滨江大道周边区域污水主管网工程;新续建道路同步配套建设雨污水管道;新改建雨污水管道6.85千米。加快推进城区绿化建设,开工建设安康南路、滨江大道等具备绿化施工条件的年度新建道路的附属绿化工程。提升县城绿化养护管理水平。
继续推进旧城改造。计划投资4910万元,实施5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改造面积24.55万㎡,惠及2634户,申请发行老旧小区改造专项债券2300万元。继续推进2023年结转项目的房屋征收工作,重点做好旗山片区和上码头片区69户“清零”工作,时间节点要求,全力推进临江产业园、天天高速、古城改造900余户房屋(已测绘登记未签协议)征收协议签订、拆除工作,及时交地。合理制定2024年新项目的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方案。谋划实施金山公园、白鹤峰生态公园、引江济淮渠首公园、龟山公园,改善营商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推进基础设施城乡共享。继续加快推进解决小水厂资产移交等问题,对有意向并网退出的小水厂,加快推进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等相关工作,积极助力美丽城镇、中国传统村落建设。
积极争取上级资金。2024年计划对上争取资金57818万元。其中:特别国债或专项补助拟申报55818万元(包括:县城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申报2000万元,枞阳县城区智慧水务建设和供水管网改造更新项目申报2000万元,枞阳县城区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工程申报3000万元,枞阳县城排水防涝工程申报48818万元);城市停车场专项债拟申报2000万元。
(四)聚焦民生,打造宜居智慧品质城市。
继续开展暖民心行动。推进便民停车宣传,国家卫生县、省级健康县创建。因地制宜建设公共停车场、口袋公园。
着力为群众办实事。密切关注群众信访诉求,力争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群众满意率达到100%。及时办理人大议案、政协提案。做好保障供水、供气等为民办实事事项。
积极为企业优环境。积极开展下一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工作。强化说“不”提级管理,定期开展“四送一服”活动。继续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五)擦亮品牌,实现党建引领更加有力。
坚持党的政治引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有效结合,与“高质量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效结合起来,努力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向基层延伸。
提高基层党建标准。实施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大行动,明确组织设置、班子建设、组织生活、党员教育、党员管理、主题活动、阵地建设、工作保障“八个标准化”和党支部、党员“两个作用发挥”有关要求。擦亮住建党建品牌,努力将廉洁、作风、安全、质量、服务等理念融入到党建品牌中。塑造“枞阳供水”“质安为本”“红色物业”党建品牌。
常态化推进作风建设。持续深入开展“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推动作风建设持续走深走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巩固深化作风建设成果。通过解决突出问题,举一反三,完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忠诚履职、廉洁自律、依法行政,全面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住建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