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点燃电商“引擎”,乡村振兴“加速跑”

时间:2022-04-27 10:18 来源:安徽日报 访问量:
【字体:

  枞阳县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政策支持,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形成了电商主体带动、农民积极参与、快递物流保障的良性发展局面。近年来,枞阳县荣获了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省政府激励真抓实干(农村电商发展)成效明显县和全省农村电商提质增效工作示范县等称号。

  培育主体,产销紧密衔接

  “5号链接看一下!散养好土鸡,冠子小,纯粮喂养300天,炖汤只放盐!”4月18日,在枞阳县枞阳镇五一村,伴着“咯咯咯”的鸡鸣声,一场“土味”十足的散养土鸡直播销售正在进行。伴着主播兰兰与网友的热情互动,订单一单接着一单成交。

  “这是我们土鸡养殖基地之一,这几天兰兰和直播团队平均每天能帮基地卖出一千多只土鸡。”蟹之都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陈陶胜表示。

  成立于2014年的蟹之都贸易有限公司,如今是枞阳县电商企业的领军企业,主营地方特色农产品。“一开始我们也是实体店销售,但在电商兴起浪潮下,我们抓住县里发展电商的政策机遇,果断进入电商行业,企业发展规模迅速壮大。”陈陶胜介绍,如今他已将枞阳大闸蟹、禽蛋、白茶、土鸡、蜂蜜等特色农产品“搬到”了自己的京东、淘宝、抖音等电商及直播平台销售。2021年,蟹之都贸易有限公司累计销售农产品超过1.7亿元。

  “现在我们还采取‘电商+基地+合作社+农户(脱贫户)’经营模式,深度参与铜陵市域和枞阳县内的乡村振兴事业。”陈陶胜告诉记者,公司先后与106家农业龙头企业和扶贫基地、20个脱贫村、30余户脱贫户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辐射带动3000余户脱贫户增收。

  “枞阳县是一个物产丰饶的农业资源大县,推动农产品‘触电’,让特色土货通过网络销售、直播带货方式销往全国各地,让‘土疙瘩’变成‘香饽饽’,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发展、带动百姓致富都有重要意义。”枞阳县商务局副局长施利中介绍,近年来,枞阳县抢抓“互联网+”发展机遇,扎实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推动实施“电商枞阳”服务乡村振兴提质增效工程,着力打造电商强县。

  到目前,枞阳县已发展各类电商主体3000余家,从业人员1.2万余人,电商交易额连续4年以30%以上速度增长,培育出了“蟹之都”等年网销额超千万元以上的规模电商企业6家,年网销额超100万元电商品牌7个,成功创建了3个省级电商示范镇、14个省级电商示范村、12个省级电商示范网点、1个省级电商示范园区和1个省级电商示范企业。

  依托电商产业的蓬勃发展,枞阳县还打造了“小枞”“e见枞情”等枞阳县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涵盖大闸蟹、米面、葛根粉等20多种农产品,推动了产销无缝衔接。

  “电商的带动作用还不止于此。”施利中表示,今年疫情期间,电商龙头企业不但开展了多场直播助农活动,而且在克服物流困难等方面展现的优势十分明显。约一个月的疫情时间里,仅蟹之都贸易有限公司就通过网销、直播带货方式助农销售农产品20余万单,累计销售额一千余万元。

  培训农民,造就“网红”主播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我家农场里的桃花、油菜花全都开了。这个时候,我们农民都要把种子、化肥这些农资安排好,不能误了农时。”在枞阳县白荡湖村,种植大户施祥龙下地之前,站在自家的稻虾田边录起了抖音。

  施祥龙是枞阳县施祥龙家庭农场负责人。多年前,他不幸患上尿毒症,为了帮其治病,家中倾尽所有,并欠债10余万元,那时他的两个孩子还在上学,生活十分窘迫,是周边有名的贫困户。2016年,身体逐渐恢复的他流转土地尝试稻虾共养,虽获丰收却遭遇稻虾米销售难。经过枞阳县商务局牵线搭桥,他参加电商培训,认识了陈陶胜等一批优秀电商人才,并在他们的帮助下成功解决了大米销售问题,还注册了“施祥龙”稻虾米品牌。产品销路打开,农场规模也不断扩大,如今施祥龙不仅有600余亩虾稻田,还种了400多棵桃树和100多棵葡萄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

  “直播带货、网上销货,这是新农活,要学会、用好。”深有感触的施祥龙,不但自己成了一名新农人主播,还常常带着女儿、女婿一起直播。他的抖音号发布作品370个,累计获赞量超9万。

  和施祥龙一样,在春季繁忙时节仍不忘录抖音、开直播的还有“蜂农”王高生。今年59岁的王高生养蜂近40年,年轻时常在全国各地“追花逐蜜”。现如今,他不是在蜂箱前给蜂农传授养殖经验,就是在直播间里直播卖蜂蜜,几乎每一场都能卖出一两万元的蜂蜜。

  王高生是枞阳县高生源蜂业有限公司的创办人,凭着敢打敢拼的劲头和对电商直播的精准把握,他从一名普通的养蜂人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产业带头人,共带动400多名农户养蜂致富。2021年,他的“高生源”品牌蜂蜜在各电商网销平台累计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

  一部手机、一杯茶、一个打光灯,茶叶上市季也是枞阳县首届“杰出电商直播带货达人”汤文通“大忙季”,连日来他通过抖音号开展直播抗疫助农活动,平均每场都能为茶场带货几十单。

  “电商的红利让农民尝到了甜头,我们顺势而为,将农民培养成主播、网红,既能够卖货,也加强了对枞阳农产品的宣传。”施利中介绍。

  枞阳县聚焦电商新业态,实施“千人农村电商”大培训和电商扶贫培训系列行动,累计举办电商专题培训班270余期,培训人员1.7万余人次。打造网红直播基地,组建“村播学院”,孵化本土网红20余名,培养直播带货从业人员一千余人。枞阳县融媒体中心加强与农民、农业经营主体互动,常态化开展助农直播活动,打造了“枞爱有你”公益微直播品牌。枞阳县还组织开展网络带货主播大赛、电商直播大赛等活动,一批优秀带货主播快速成长。

  快递进村,提速农村物流

  一个村级物流站点能发挥出怎样的作用?在枞阳县浮山镇向阳村“快递进村”综合服务站,站点负责人施红胜除去帮前来取件的村民查找包裹,还会趁着间隙开展带货直播。

  “你看我这里,除去包裹外,还设置了枞阳特色农产品展示区,主要就是直播带货时给网友们展示用的。”施红胜告诉记者,站点不仅每天收发100多件快递,站内的义津排子面、项铺生腐等30多个品种的农特产品也会随着网络直播销往全国各地,年销售额能达到五六十万元。

  2020年9月,中国邮政枞阳县分公司和该县境内9家民营快递企业合作,采用“邮快合作”模式推动快递下乡进村,并打造“快递进村”综合服务站。“邮快合作”模式启动后,各家快递企业只需将快递包裹送至县城的“快递进村”邮件共配中心,邮政企业会统一分拣派送到各乡镇,再由乡镇分拣派送至各村,化解了各快递企业在乡村布点的难题。该模式充分发挥了邮政企业的末端网络优势,既保障了派件顺畅,又降低了快递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2021年,枞阳邮政共投递进村邮件269.87万件,代寄邮件5.21万件。

  “以前农村老百姓在网上买个东西,要跑到镇里甚至县里才能取到快件。现在有了服务站,在家门口就能收件,大大提高了大家网购积极性。”施红胜说,物流的畅通不仅方便了农民,也方便了自己直播带货。如今,“快递进村”已经培养了一批像施红胜这样的“带货主播”站主。

  快递进村,提速农村物流。目前,枞阳县“快递进村”综合服务站站点建设完成了218个,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邮快合作”模式上的创新是当地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进一步完善与整合的成果、缩影。近年来,枞阳县已建成面积2000平方米的县级物流配送中心,改造升级了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农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运营中心;把直通产业园区的物流路作为农村公路修建的主攻方向,立足该县蜂蜜、茶叶产业等特色产业园区,实施“公路+园区”工程,配套建设产业路、园区路200公里。通过不断的建设、优化、整合、共享,枞阳县打通了农村电商发展的物流瓶颈,解决了“土货”出村的“最后一公里”,有力地促进了“工业品下行、农产品上行”融合发展。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