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就业促进行动落地见效,促进劳动者就近就业、充分就业,枞阳县以“三公里”就业圈建设和充分就业社区创建为抓手,着力加强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持续畅通人力资源供需双方对接渠道,有效助力居民“家门口”就业。
一、建立“模板”拓宽渠道。一是打造“硬指标”。规范“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窗口设置,建立户外电子显示屏,配备便民服务设施,在街道、楼道、电梯口等户外设置宣传公示栏、横幅等,实现硬件设施达标。二是规划“流程图”。统一制定全县社区就业工作岗位职责,公开服务内容,做到业务流程挂墙公开,工作人员挂牌上岗。三是定制“台账表”。对重点帮扶对象建立帮扶台账并做好帮扶全程记录,实现工作程序规范、工作过程明了、工作台账清晰。
二、实施“三扫”宣传到户。一是“扫码”宣传全覆盖。以微信小程序“招聘”为核心,集合网站、“枞阳公共就业”微信公众号、“就业民生”抖音号等渠道,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7x24小时”全天候不打烊就业服务。二是“扫楼”摸排全到位。进社区、进小区、进楼道开展宣传。对辖区内经营实体、求职者、就业困难群体,实施一对一对接,一对一辅导,一对一帮扶。三是“扫街”动员全方位。在县城人流密集的商业中心设立宣传站点张贴宣传海报,加入社区网格群信息发布和召开培训推进会等形式,引导经营实体和求职者入驻“三公里”就业圈平台。
三、实行“三配”精准服务。一是线上精准“配对”。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对求职和用工需求进行数据化精准匹配,实现精准配对。二是线下集中“配送”。线下开展一对一、点对点服务,及时“配送”求职者需求信息。三是力促岗位“配成”。将居民和岗位的供需位置数据化,利用大数据将居民就业需求精准匹配周边用人企业,实现精准就业推荐。
四、打造“三圈”帮扶到人。一是岗位供给畅通“建圈”。在“三公里”就业圈建立企业共享用工专区,将缺工企业与劳动力闲置企业需求进行对接,帮助企业稳定用工、降低成本,实现“云端”送服务、送岗位。二是供需对接资源“入圈”。通过募集招聘需求、优化创业扶持、开展技能人才培训等工作,为求职者提供资源集聚、服务集成、项目集约的就业公共服务。三是提质增效服务“扩圈”。构建以24个社区为服务主战场,以若干个网格为服务重点,形成“1+24+N”的就业公共服务项目体系,持续扩大服务圈的辐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