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0700MB1A51386K/202303-00035 | 组配分类: | 法律法规规章 |
发布机构: | 铜陵市枞阳县生态环境分局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名称: |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陵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的通知 | 文号: | 办〔2022〕38号 |
成文日期: | 2022-12-31 | 发布日期: | 2023-03-16 |
有效性: | 有效 | 咨询电话: | 0562-3211828 |
办〔2022〕38号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陵市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的通知
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铜陵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2月31日
(此件公开发布)
铜陵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有效防治我市规划区域内噪声污染,提升声环境管理水平,促进全市声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根据《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2018年修改)》、《枞阳县城总体规划(2016-2030年)》及国家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对全市声环境功能区进行了重新调整划分,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及《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 15190-2014),全面提升我市噪声污染防治和声环境质量管理水平,强化各类噪声排放源监督管理,切实解决噪声扰民突出问题,不断改善城市声环境质量,努力营造安静宜居的生活环境,保护居民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以人为本。通过声环境功能区调整划分,有效控制噪声污染,提高城市声环境质量,保障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场所的安静。
(二)实事求是。以城市总体规划为纲领,充分结合实际现状,按区域规划用地的主导功能与用地现状,采取客观实际态度进行划分。
(三)科学合理。充分考虑城市行政区划及自然地貌,做到划分科学合理,在满足环境噪声管理要求的同时,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协同发展。
(四)方便管理。以宏观控制为原则,划分区域宜粗不宜细,宜大不宜小,宜连不宜断,便于后期声环境管理工作开展。
二、区划依据
(一)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2015年01月0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2021年1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2022年6月5日起施行);
3.《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2017年11月17日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一次会议修订,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二)规范标准
1.《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2008年10月1日执行;
2.《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 15190-2014),2015年1月1日执行;
3.《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 640-2012),原环境保护部2013年3月1日实施。
(三)其他依据
1.《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环发〔2010〕144号);
2.《关于加强和规范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大气函〔2017〕1709号);
3.《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2018年修改);
4.《铜陵市“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5.《铜陵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6.《铜陵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2017年版)》(2018年修改);
7.《铜陵市市区教育基础设施布局规划(2018-2030)》;
8.《铜陵市城市风貌规划(2017-2030 年)》;
9.《铜陵市市区加油(气)站布点规划(2015-2030 年)》;
10.《铜陵市中心城区停车场建设规划(2017-2020)》;
11.《铜陵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7-2030)》;
12.《铜陵市城市生态网络规划(2018 -2030)》;
13.《枞阳县城总体规划(2016-2030年)》;
14.《枞阳县城综合交通规划(2016-2030年)》。
三、声环境功能区划范围
本次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以《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2018年修改)》和《枞阳县城总体规划(2016-2030年)》确定的铜陵市中心城区范围和枞阳县城区规划范围为基础,不包括水域、山体及其他未明确用地规划类型的区域,覆盖的行政区主要包括铜官区、郊区、义安区及枞阳县。铜陵市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具体为北起滨江大道北段和朱永路,南至大通镇老镇路,西起滨江大道中段,东至覆盖金桥工业园,划分范围面积约141.8平方公里。枞阳县城区规划范围具体为北起官埠桥镇,南至长江路和夹江路,西起G237公路,东至县石矶镇高岗村,划分范围面积约27.2平方公里。
四、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一)0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二)1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教、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三)2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四)3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五)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两侧一定距离范围内区域;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五、声环境功能区适用限值标准
各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表5-1规定的环境噪声等效声级限值。
表5-1 声环境功能区环境噪声限值表 (单位:dB(A))
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
时段 |
||
昼间 |
夜间 |
||
0类 |
50 |
40 |
|
1类 |
55 |
45 |
|
2类 |
60 |
50 |
|
3类 |
65 |
55 |
|
4类 |
4a类 |
70 |
55 |
4b类 |
70 |
60 |
备注:(一)昼夜的法律含义。“昼间”指6:00至22:00之间的时段,该时段执行昼间标准;“夜间”指22:00至次日6:00之间的时段,该时段执行夜间标准。
(二)突发环境噪声限值。各类声环境功能区夜间突发噪声,其最大声级超过环境噪声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dB(A)。
(三)铁路噪声标准适用范围。4b类声环境功能区环境噪声限值,适用于2011年1月1日起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审批的新建铁路(含新开廊道的增建铁路)干线建设项目两侧区域。穿过城区的既有铁路(既有铁路是指2010年12月31日前已建成运营的铁路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通过审批的铁路建设项目)及穿城既有铁路的改扩建项目,铁路干线两侧区域在不通过列车时的环境背景噪声限值,按昼间70dB(A)、夜间55dB(A)执行。
六、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和《声环境功能区划技术规范》(GB/T 15190-2014),本方案划定铜陵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共四大类,其中1类声环境功能区(以下简称“1类区”)6个,总面积56.81平方公里;2类声环境功能区(以下简称“2类区”)16个,总面积24.85平方公里;3类声环境功能区(以下简称“3类区”)10个,总面积59.92平方公里;4类声环境功能区为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范围内区域及铜陵汽车站(0.06平方公里)、铜陵高铁站(0.20平方公里),4类区道路两侧区域已包含在1、2、3类区统计面积中。各类声环境功能区具体划分情况见表6-1至表6-8。
(一)中心城区1类区
划定1类区6个,总面积约为56.81平方公里,划分结果见表6-1。
表6-1 中心城区1类区一览表
片区编号 |
面积(km2) |
地理边界 |
1-1 |
5.36 |
铜都大道南段-规划道路-老镇路-滨河路-规划道路 |
1-2 |
0.50 |
铜港路-铜都大道中段-规划道路 |
1-3 |
6.33 |
金岭道-淮河大道-长江二路-笔架山路-笔架山沿山路-宝山村东边界支路-内部支路(与铜都大道交汇点117.8025°E,30.91255°N)-铜都大道中段-石门路-沿山路-淮河大道及铜都大道交汇处-隆门路-有机化厂界 |
1-4 |
38.87 |
西湖三路-规划道路-西湖二路-规划道路-陵江北道-规划道路-翠湖二路-木鱼山大道北段-铜都大道-陵江中道-北京东路-沿山路-长江东路-铜都大道-北京中路-石城大道-义安大道-淮河大道-长江二路-铜官大道-长江西路-滨江大道-笠帽山路-湖东路-翠湖二路-翠湖一路-铜官大道-铜芜铁路-华山大道-翠湖五路-泰山大道北段-西湖一路-黄山大道北段 |
1-5 |
4.99 |
顺凤路-金旭路-东盛大道-滨河路-X003 |
1-6 |
0.75 |
金桥大道-东盛大道-清泉路-支路(118.021°E,30.984°N)(安徽铜都双语学校) |
合计 |
56.81 |
/ |
注:区域范围边界应对照区划图同步确认,具体以图为准,边界起点为从西北角开始顺时针方向。
(二)中心城区2类区
划定2类区16个,总面积约为24.85平方公里,划分结果见表6-2。
表6-2 中心城区2类区一览表
片区编号 |
面积(km2) |
地理边界 |
2-1 |
0.93 |
铜都大道南段-支路(117.756°E,30.860°N)-支路(117.766°E,30.860°N)-支路(117.754°E,30.865°N) |
2-2 |
0.70 |
铜港路-滨江大道-支路(117.747°E,30.876°N)-支路(117.744°E,30.872°N) |
2-3 |
0.33 |
铜官大道南段-支路(117.768°E,30.904°N)-支路(117.764°E,30.901°N)(磷铵社区) |
2-4 |
1.79 |
淮河大道北段-义安大道北段-石城大道南段-北京东路-铜都大道中段-长江中路-青山路-笔架山路-长江二路 |
2-5 |
5.21 |
长江西路-铜官大道中段-长江二路-淮河大道中段-金山中路-金岭道-铜芜铁路-金山西路-金隆铜业北厂区厂界-滨江大道中段 |
2-6 |
4.33 |
铜都大道北段-青山大道-铜井中路-红星河沿路-长江东路-沿山路-北京东路-陵江中道 |
2-7 |
2.16 |
栖凤路-地质大道-大团山大道-规划道路-沿山路-青霞路 |
2-8 |
0.94 |
铜都大道北段-规划道路-东盛大道 |
2-9 |
0.64 |
笠帽山东路-湖东路-建设东路-观湖大道 |
2-10 |
2.20 |
翠湖二路-石城大道-铜芜铁路-翠湖一路-铜官大道-湖东路-翠湖一路-泰山大道南段 |
2-11 |
2.11 |
石城大道中段-谢垅路-翠湖一路-鹊江路-铜都大道北段-天山大道南段-何村路-峰南苑路 |
2-12 |
0.68 |
翠湖二路-陵江中道-铜都大道北段-木鱼山大道北段 |
2-13 |
0.88 |
建陵路-笠帽山路-规划沿山路-美芯新材南边界 |
2-14 |
0.60 |
陵江中道-翠湖四路-规划道路 |
2-15 |
0.58 |
X003-顺凤路-东城大道-红星路 |
2-16 |
0.77 |
金桥大道-明湖路-规划道路-坝白路-东盛大道-新河家园沿路 |
合计 |
24.85 |
/ |
注:区域范围边界应对照区划图同步确认,具体范围以图件为准。边界起点为区域西北角,以顺时针方向阅图。
(三)中心城区3类区
划定3类区10个,总面积约为59.92平方公里,划分结果见表6-3。
表6-3 中心城区3类区一览表
片区编号 |
面积(km2) |
地理边界 |
3-1 |
2.94 |
规划道路-沿新大道-铜都大道南段 |
3-2 |
12.54 |
金隆铜业北厂区厂界-金山西路-铜官大道-规划道路-铜港路-规划道路-长湖路-铜都大道南段-滨江大道 |
3-3 |
0.56 |
规划道路-铜都大道中段-石门路 |
3-4 |
0.79 |
沿山规划道路-笔架山沿路-青山路 |
3-5 |
4.45 |
铜都大道北段-东盛大道-栖凤路-规划道路-地质大道-栖凤路-规划道路-狮子山北路 |
3-6 |
2.60 |
东盛大道-规划道路-焦家埠路-铜草花路 |
3-7 |
0.53 |
X003-滨河路-东城大道 |
3-8 |
8.60 |
规划道路-东城大道-清泉路-东盛大道-金桥大道 |
3-9 |
0.97 |
纬四路-东盛大道-规划道路 |
3-10 |
25.93 |
滨江大道北段-朱永路-黄山大道北段-西湖一路-泰山大道北段-翠湖五路-华山大道-翠湖二路-笠帽山路-湖东路-五松山大道-建陵路-美芯新材厂界-B保中心南边界-滨江大道 |
合计 |
59.92 |
/ |
注:区域范围边界应对照区划图同步确认,具体范围以图件为准。边界起点为区域西北角,以顺时针方向阅图。
(四)中心城区4类区
1.中心城区4a类区
将交通干线边界线范围外一定距离以内的区域划分为4a类区。划分为4a类区的交通干线及功能区场站见表6-4至表6-6。
表6-4 中心城区4a类能区(场站)一览表
序号 |
名称 |
面积(km2) |
1 |
铜陵汽车站 |
0.06 |
表6-5 中心城区4a类区(主干道)一览表
序号 |
道路类型 |
道路名称 |
长度(km) |
1 |
主干路 |
滨江大道中段 |
7.14 |
2 |
主干路 |
陵江中道 |
7.65 |
3 |
主干路 |
铜都大道南段 |
5.32 |
4 |
主干路 |
五松山大道北段 |
3.04 |
5 |
主干路 |
滨江大道南段 |
5.44 |
6 |
主干路 |
铜井东路 |
1.90 |
7 |
主干路 |
隆门路 |
3.83 |
8 |
主干路 |
淮河大道南段 |
2.82 |
9 |
主干路 |
铜官大道南段 |
5.15 |
10 |
主干路 |
新城大道 |
3.50 |
11 |
主干路 |
西湖二路 |
9.17 |
12 |
主干路 |
临津路 |
0.63 |
13 |
主干路 |
X003 |
4.38 |
14 |
主干路 |
东城大道 |
6.80 |
15 |
主干路 |
泰山大道北段 |
4.36 |
16 |
主干路 |
翠湖六路西段 |
6.29 |
17 |
主干路 |
翠湖六路东段 |
3.28 |
18 |
主干路 |
天山大道北段 |
2.40 |
19 |
主干路 |
井湖路 |
1.58 |
20 |
主干路 |
翠湖二路西段 |
2.75 |
21 |
主干路 |
泰山大道南段 |
1.87 |
22 |
主干路 |
翠湖四路西段 |
3.65 |
23 |
主干路 |
主干路(在建,铜冠工业物流园南) |
1.18 |
24 |
主干路 |
建陵路 |
2.06 |
25 |
主干路 |
翠湖一路 |
5.38 |
26 |
主干路 |
大城山路 |
2.88 |
27 |
主干路 |
翠湖二路中段 |
3.05 |
28 |
主干路 |
铜官大道北段 |
2.27 |
29 |
主干路 |
北京中路 |
1.71 |
30 |
主干路 |
铜井西路 |
3.42 |
31 |
主干路 |
五松山大道南段 |
4.36 |
32 |
主干路 |
滨江大道北段 |
8.59 |
33 |
主干路 |
陵江北道 |
2.72 |
34 |
主干路 |
翠湖二路东段 |
0.82 |
35 |
主干路 |
笠帽山东路 |
1.29 |
36 |
主干路 |
笠帽山中路 |
0.38 |
37 |
主干路 |
笠帽山西路 |
0.32 |
38 |
主干路 |
观湖大道 |
0.62 |
39 |
主干路 |
铜都大道中段 |
4.91 |
40 |
主干路 |
翠湖四路东段 |
3.07 |
41 |
主干路 |
铜井中路 |
1.62 |
42 |
主干路 |
淮河大道北段 |
0.73 |
43 |
主干路 |
长江中路 |
1.27 |
44 |
主干路 |
长江西路 |
3.10 |
45 |
主干路 |
石城大道南段 |
0.81 |
46 |
主干路 |
石城大道中段 |
1.83 |
47 |
主干路 |
铜都大道北段 |
2.82 |
48 |
主干路 |
天山大道南段 |
2.10 |
49 |
主干路 |
北京西路 |
1.64 |
50 |
主干路 |
湖东路 |
2.42 |
51 |
主干路 |
铜官大道中段 |
2.16 |
52 |
主干路 |
淮河大道中段 |
1.28 |
53 |
主干路 |
石城大道北段 |
2.59 |
54 |
主干路 |
坝白路 |
2.32 |
55 |
主干路 |
明湖路 |
1.87 |
56 |
主干路 |
长江东路 |
1.34 |
57 |
主干路 |
北京东路 |
2.36 |
58 |
主干路 |
沿新大道 |
2.91 |
59 |
主干路 |
东盛大道 |
13.13 |
60 |
主干路 |
朱永路 |
1.33 |
表6-6 中心城区4a类区(次干道)一览表
序号 |
道路类型 |
道路名称 |
长度(km) |
1 |
次干路 |
临湖路 |
1.59 |
2 |
次干路 |
滨河路(在建) |
0.67 |
3 |
次干路 |
顺凤路 |
2.10 |
4 |
次干路 |
金旭路 |
1.69 |
5 |
次干路 |
木鱼山大道北段 |
2.52 |
6 |
次干路 |
西湖大道 |
2.16 |
7 |
次干路 |
衡山大道 |
1.68 |
8 |
次干路 |
翠湖五路东段 |
1.81 |
9 |
次干路 |
长山大道 |
3.21 |
10 |
次干路 |
齐山大道 |
1.12 |
11 |
次干路 |
黄山大道北段 |
1.89 |
12 |
次干路 |
西湖三路 |
1.73 |
13 |
次干路 |
天门山大道北段 |
2.47 |
14 |
次干路 |
西湖一路 |
1.73 |
15 |
次干路 |
天门山大道南段 |
1.91 |
16 |
次干路 |
翠湖二路 |
2.70 |
17 |
次干路 |
华山大道 |
2.00 |
18 |
次干路 |
翠湖五路西段 |
1.26 |
19 |
次干路 |
黄山大道南段 |
3.37 |
20 |
次干路 |
湖东路 |
3.46 |
21 |
次干路 |
天津路 |
2.02 |
22 |
次干路 |
庙冲路 |
0.93 |
23 |
次干路 |
太平湖路 |
3.38 |
24 |
次干路 |
谢垅路 |
1.76 |
25 |
次干路 |
鹊江路 |
1.81 |
26 |
次干路 |
木鱼山大道南段 |
1.05 |
27 |
次干路 |
乌木山大道 |
1.22 |
28 |
次干路 |
青山大道 |
1.35 |
29 |
次干路 |
狮子山北路 |
0.87 |
30 |
次干路 |
曹山路 |
0.38 |
31 |
次干路 |
地质大道 |
0.61 |
32 |
次干路 |
铜精山大道 |
0.90 |
33 |
次干路 |
栖凤路 |
4.52 |
34 |
次干路 |
府前路 |
0.82 |
35 |
次干路 |
铜园北路 |
0.35 |
36 |
次干路 |
光荣路 |
1.23 |
37 |
次干路 |
老镇路 |
0.56 |
38 |
次干路 |
滨河路 |
1.18 |
39 |
次干路 |
九华山路 |
1.39 |
40 |
次干路 |
澜溪路 |
0.68 |
41 |
次干路 |
田子湖路 |
2.04 |
42 |
次干路 |
长湖路 |
1.40 |
43 |
次干路 |
铜港路 |
2.97 |
44 |
次干路 |
金山西路 |
1.29 |
45 |
次干路 |
金山中路 |
1.74 |
46 |
次干路 |
金岭道 |
1.28 |
47 |
次干路 |
惠溪路 |
0.91 |
48 |
次干路 |
金山东路 |
1.21 |
49 |
次干路 |
官塘路 |
0.85 |
50 |
次干路 |
宝山路 |
0.67 |
51 |
次干路 |
义安大道北段 |
1.58 |
52 |
次干路 |
长江二路 |
2.36 |
53 |
次干路 |
白云路 |
2.15 |
54 |
次干路 |
南湖路 |
1.00 |
55 |
次干路 |
沿江二路 |
0.62 |
56 |
次干路 |
建设西路 |
0.72 |
57 |
次干路 |
山城大道 |
0.34 |
58 |
次干路 |
建设中路 |
0.32 |
59 |
次干路 |
建设东路 |
1.48 |
60 |
次干路 |
东湖一路 |
0.77 |
61 |
次干路 |
山城路 |
0.43 |
62 |
次干路 |
义安大道南段 |
0.80 |
63 |
次干路 |
焦家埠路 |
2.64 |
64 |
次干路 |
铜草花路 |
1.32 |
65 |
次干路 |
金桥大道 |
3.96 |
66 |
次干路 |
石门路 |
0.92 |
67 |
次干路 |
滨江路 |
0.26 |
4a类功能区划分原则:若临路建筑以低于三层楼房建筑(含开阔地)为主,将交通干线边界线外一定距离的区域划为4a类声环境功能区。距离的确定方法如下:相邻区域为1类区,距离为55m;相邻区域为2类区,距离为40m;相邻区域为3类区,距离为25m。
若划分距离范围内临路建筑以高于三层楼房以上(含三层)的建筑为主,第一排建筑面向线路一侧至线路边界线的区域及该建筑物的两侧一定纵深距离范围内受交通噪声直达声影响的区域定为4a类区。对于第二排及以后的建筑,若其高于前排建筑或虽低于前排建筑,但因楼座错落设置使部分楼体探出前排遮挡并受到线路交通噪声的直达声影响,则高出及探出部分的楼层面向线路一侧范围定为4a类区。其余部分未受到交通噪声直达声影响的区域执行相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2.中心城区4b类区
将铁路(铁路专用线除外)边界线范围外一定距离(划分原则与4a类区相同)以内的区域划分为4b类区。划分为中心城区4b类区主要铁路及功能区场站情况见表6-7至表6-8。
表6-7 中心城区4b类区(主要铁路)一览表
序号 |
名称 |
长度(km) |
1 |
芜铜铁路 |
28.95 |
2 |
铜九铁路 |
1.49 |
3 |
宁安高铁 |
4.18 |
表6-8 中心城区4b类区(场站)一览表
序号 |
名称 |
面积(km2) |
1 |
铜陵高铁站 |
0.20 |
3.中心城区4类区划分的其他原则
(1)交通干线4类区边界的确定方法:地面段城市道路以最外侧非机动车道路或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道路外沿为边界,高路基城市道路以最外侧的边沟或路基边缘为边界,没有辅路的城市道路高架段以地面垂直投影的最外侧为边界;公路以公路路堤两侧排水沟外边缘(无排水沟时为路堤或护坡道坡脚)以外,或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缘(无截水沟为坡顶)以外1m处为边界;没有辅路的高架公路按城市道路高架段情况处理。铁路以铁路边界(即距铁路外侧轨道中心线30m处)为边界。
(2)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交通服务区域,划定为4a类区;铁路交通服务区具有一定规模的交通服务区域,划定为4b类区。
(3)对于4b类区与4a类区相重叠的部分,划定为4b类区。
七、枞阳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和《声环境功能区划技术规范》(GB/T 15190-2014),本方案划定枞阳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共四大类,其中1类区2个,总面积10.77平方公里;2类区3个,总面积7.69平方公里;3类区3个,总面积8.73平方公里;4类声环境功能区为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范围内区域及枞阳县客运中心站,4类区道路两侧区域已包含在1、2、3类区统计面积中。各类声环境功能区具体划分情况见表7-1至表7-6。
(一)枞阳县城区1类区
划定1类区2个,总面积约为10.77平方公里,划分结果见表7-1。
表7-1 枞阳县城区1类区一览表
片区编号 |
面积(km2) |
地理边界 |
1-1 |
8.04 |
连城路-沿山规划边界-东湖路-沿羹脍赛湖规划边界-蒲州路-长江路-金山路 |
1-2 |
2.73 |
古塘路-瓦屋路(规划)-规划边界-滨江大道 |
合计 |
10.77 |
/ |
注:区域范围边界应对照区划图同步确认,具体范围以图件为准。边界起点为区域西北角,以顺时针方向阅图。
(二)枞阳县城区2类区
划定2类区3个,总面积约为7.69平方公里,划分结果见表7-2。
表7-2 枞阳县城区2类区一览表
片区编号 |
面积(km2) |
地理边界 |
2-1 |
5.14 |
连城路-长河北路-长江路-金山路 |
2-2 |
1.22 |
瓦屋路-渡江北路-文昌路 |
2-3 |
1.33 |
G237-黄羹大道 |
合计 |
7.69 |
/ |
注:区域范围边界应对照区划图同步确认,具体范围以图件为准。边界起点为区域西北角,以顺时针方向阅图。
(三)枞阳县城区3类区
划定3类区3个,总面积约为8.73平方公里,划分结果见表7-3。
表7-3 枞阳县城区3类声环境功能区一览表
片区编号 |
面积(km2) |
地理边界 |
3-1 |
2.56 |
长江路-规划边界-夹江路 |
3-2 |
2.07 |
G237-金山路-沿湖路 |
3-3 |
4.10 |
望龙路-黄羹大道-黄羹北路-渡江北路-瓦屋路-黄七路-黄一路 |
合计 |
8.73 |
/ |
注:区域范围边界应对照区划图同步确认,具体范围以图件为准。边界起点为区域西北角,以顺时针方向阅图。
(四)枞阳县城区4类区
1.枞阳县城区4a类区
将交通干线边界线范围外一定距离以内的区域划分为4a类区,4a类区域划分原则与中心城区相同。划分为4a类区的交通干线及功能区场站见表7-4至7-6。
表7-4 枞阳县城区4a类区(场站)一览表
序号 |
名称 |
面积(km2) |
1 |
枞阳县客运中心站 |
0.04 |
表7-5 枞阳县城区4a类区(主干道)一览表
序号 |
道路类型 |
道路名称 |
长度(km) |
1 |
主干路 |
沿湖路 |
3.03 |
2 |
主干路 |
东湖路 |
3.96 |
3 |
主干路 |
金山路 |
4.29 |
4 |
主干路 |
夹江路 |
1.86 |
5 |
主干路 |
瓦屋路 |
1.56 |
6 |
主干路 |
古塘路 |
2.54 |
7 |
主干路 |
渡江北路 |
4.96 |
8 |
主干路 |
滨江大道 |
3.08 |
9 |
主干路 |
望龙路 |
1.35 |
10 |
主干路 |
G237 |
3.95 |
11 |
主干路 |
黄羹大道 |
1.86 |
12 |
主干路 |
渡江南路 |
1.69 |
13 |
主干路 |
连城路 |
5.87 |
14 |
主干路 |
银塘路 |
4.56 |
表7-6 枞阳县城区4a类区(次干道)一览表
序号 |
道路类型 |
道路名称 |
长度(km) |
1 |
次干路 |
黄一路 |
1.61 |
2 |
次干路 |
黄羹北路 |
1.77 |
3 |
次干路 |
黄七路 |
1.64 |
4 |
次干路 |
蒲州路 |
2.76 |
5 |
次干路 |
文昌路 |
0.75 |
6 |
次干路 |
西城 |
2.62 |
7 |
次干路 |
次干路(规划) |
0.67 |
8 |
次干路 |
旗山路 |
1.72 |
9 |
次干路 |
青山路 |
1.08 |
10 |
次干路 |
金坛路 |
0.78 |
11 |
次干路 |
广场路 |
1.27 |
12 |
次干路 |
浮山路南段 |
0.84 |
13 |
次干路 |
次干路 |
3.32 |
14 |
次干路 |
黄四路 |
2.19 |
15 |
次干路 |
湖滨路 |
2.20 |
16 |
次干路 |
长江路 |
6.67 |
17 |
次干路 |
浮山路北段 |
1.96 |
18 |
次干路 |
滨河路 |
0.98 |
19 |
次干路 |
向阳路 |
0.78 |
20 |
次干路 |
枞阳江堤 |
0.74 |
八、其它说明
(一)不在本次划定的各类声环境功能区的其他区域,参照乡村声环境功能的标准执行。待建设用地规划功能确定之后,按照规划用地性质,并参照相应功能属性确定相应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二)本方案划分为4类区的规划交通干线(规划路),未实施前均应按照当前声环境功能区划从严管理,规划实施后根据4类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要求,将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范围内的区域执行4类区标准要求。
(三)本方案划定的各类声环境功能区内噪声及声环境,分别执行相应的国家法律法规和声环境质量、噪声排放标准。
(四)本方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铜陵市环境功能区划分暂行规定》(铜政〔2011〕53号)中有关城市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有关规定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