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生态环境分局> 政策解读> 本级政策解读> 部门解读
索引号: 11340700MB1A51386K/202301-00023 组配分类: 部门解读
发布机构: 铜陵市枞阳县生态环境分局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名称: 【部门解读】《铜陵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政策解读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1-13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0562-3211828
【部门解读】《铜陵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3-01-13 11:43 来源:铜陵市生态环境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实加强我市噪声污染防治和声环境质量管理,进一步提升市级噪声功能区与我市发展现状契合水平,强化各类噪声排放源监督管理,不断改善城市声环境质量,努力营造安静宜居的生活环境,我市现对全市声环境功能区进行了重新调整划分,组织制定了《铜陵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现将政策解读如下: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为落实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关于噪声功能区划定有关要求,我市于2011年制定印发了《铜陵市环境功能区划分暂行规定》(铜政〔2011〕53号),,按照规划土地性质与实际使用现状分别划定了四大类别区域,分别是1类居住区域、2类商居混用区域、3类工业区域以及4类交通干线区域,首次在实现全市环境噪声污染对标管理,为后续涉声类执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依据。

随着我市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加速,十年来不仅市域面积、城市规模、功能布局等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原有声环境功能区划已不能适应目前的城市现状、声环境管理以及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要求。

2017年11月,原环保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和规范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大气函〔2017〕1709号),要求各地再次开展声环境功能区划,对现行的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进行调整,以满足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同时,依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 15190-2014)的推荐要求,城市声功能区原则不超过调整5年一次。因此无论从现实操作层面,还是法律要求层面,我市声功能区划调整都势在必行。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一)制定意义。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充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持续完善全市声环境管理依据,构建国家法律落地我市政策通道,全面提升噪声污染防治和声环境质量管理水平,强化各类噪声排放源监督管理,切实解决噪声扰民突出问题,不断改善城市声环境质量,努力建设安静舒适的城市环境,保护居民身体健康,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总体考虑。严格依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 15190-2014)划分方法,按照《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2018年修改)》和《枞阳县城总体规划(2016-2030年)》确定的铜陵市中心城区范围和枞阳县城区规划范围为基础,并结合全市各区域人口分布数据以及土地现状调查等关键信息内容,重新划分功能区范围,切实做到准确详实。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为切实做好该方案的编制工作,市生态环境部门多次对接兄弟地市以及有相关编制经验的单位,了解掌握编制技术以及所需基础资料等信息,提前开展各项准备工作,并择优选取编制承办单位。

2020年11月,我局组织市有关部门、县区政府以及经开区管委等11个单位成立《方案》编制工作组,11月13日召开《方案》编制协调会,征求《方案》编制大纲意见并同步开展材料收集工作。2021年3月,完成《方案》初稿编制。3月15日,我局召开内部意见座谈会,并形成《方案》(征求意见稿,第一版)。9月15日,书面征求县区(经开区)、市有关部门意见,并形成《方案》(评审稿)。11月16日,我局邀请市有关部门及省环科院等单位专家,召开《方案》社会稳定风险暨技术评审会,技术评审通过后,形成《方案》(征求意见稿,第二版),12月3日,我局在门户网站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公示期自2021年12月3日至2022年1月3日),公示期间未收到公众反馈意见。12月20日,我局再次书面征求了各县区及市有关部门意见,各部门单位均反馈无意见。12月27日,局法规部门对《方案》进行了合法性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12月27日,市政法委对《方案》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相关事项进行了备案。2022年11月29日,市司法局出具了《方案》合法性审查意见(铜府法审查〔2022〕244号)。12月15日,市政府秘书贾彬主持召开《铜陵市环境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规划(2018-2025年)》、《铜陵市声功能区划分方案》部门协调会议,县区政府等12个参与编制的部门参会。会后,我局按照有关部门反馈意见进一步做好修改完善工作。

根据《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铜陵市政府2021-2022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的通知》(办〔2021〕53号),本《方案》属于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均已严格落实到位。

四、工作目标

充分考虑城市行政区划及自然地貌,全面勾画我市主要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划图谱,准确确定1类居住区域、2类商居混用区域、3类工业区域以及4类交通干线区域范围及面积,切实做到划分细致、准确、科学、合理,在满足环境噪声管理要求的同时,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五、主要内容

《铜陵市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主要阐述了8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基本原则,二是区划依据,三是区划范围,四是声环境功能区类别,五是声环境功能区适用标准限值,六是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七是枞阳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八是其他说明。

纳入本次声环境功能区划分铜陵市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具体为北起滨江大道北段和朱永路,南至大通镇老镇路,西起滨江大道中段,东至覆盖金桥工业园,划分面积约141.8平方公里。枞阳县城规划范围具体为北起官埠桥镇,南至长江路和夹江路,西起G237公路,东至高岗村,划分面积约27.2平方公里。

铜陵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共分为四大类,其中1类声环境功能区(以下简称“1类区”)6个,总面积56.81平方公里;2类声环境功能区(以下简称“2类区”)16个,总面积24.85平方公里;3类声环境功能区(以下简称“3类区”)10个,总面积59.92平方公里;4类声环境功能区为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范围内区域及铜陵汽车站(0.06平方公里),其中道路两侧区域已包含在1、2、3类区统计面积中,一个高铁站为铜陵站(0.20平方公里)。

县城区声环境功能区也分为四大类,其中1类声环境功能区(以下简称“1类区”)2个,总面积10.77平方公里,2类声环境功能区(以下简称“2类区”)3个,总面积7.69平方公里,3类声环境功能区(以下简称“3类区”)3个,总面积8.73平方公里;4类声环境功能区为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范围内区域及枞阳县客运中心站,其中道路两侧区域已包含在1、2、3类区统计面积中.

六、创新特点

一是编制依据规范权威。《铜陵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送审稿)》编制所以依据的材料均为现行规划材料,且印发年份较新,具有较强规范性与权威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将具有较好的操作性。

二是编制过程科学严谨。编制过程中,编制单位严格《声环境质量标准》、《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等规范文件,严谨开展划定工作,并同步组织开展现场比对监测工作,加强各环节质控,确保《方案》内容最大程度契合我市实际。

三是方案内容细致准确。与原《铜陵市环境功能区划分暂行规定》采取的大气、水、噪声等多类功能区并行发布方式相比,本版《方案》采用专项方案形式发布,同时划分方式从原先道路框定区域方式改进为图件地块直接标定,进一步提升了细致性与精确性。


解读机关:铜陵市生态环境局

解读科室:法规与标准科

 咨询电话:261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