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县科学技术局> 政策解读> 本级政策解读> 部门解读
索引号: 1134072200312560X5/202210-00002 组配分类: 部门解读
发布机构: 枞阳县科学技术局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名称: 《枞阳县“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的政策解读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10-20
有效性: 有效 咨询电话: 0562-3210968
《枞阳县“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的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2-10-20 09:30 来源:枞阳县科学技术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枞阳县“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的政策解读

2022424日,《枞阳县“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经县政府批准正式印发,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编制背景和依据

十四五2021—2025年)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是奋力推进我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关键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枞阳的重要窗口期。科学编制并有效落实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对全县更好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实现科技创新能力全面跃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二、制定的意见和依据

依据《安徽省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铜陵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枞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委、政府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总体部署,特制定本规划。

三、起草过程

根据县委、县政府要求,围绕深入贯彻《枞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枞阳县科学技术局组织人员成立专门小组,联合第三方编制单位,超前谋划,高位推动,对标对表新理念新要求,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工作。于20223月形成《征求意见稿》,319日,在广泛征求经开区、各乡镇和县直有关单位意见后,结合单位提出的建设性意见,之后又进一步进行了多轮修改、完善。2022424日,经县政府批准,正式印发《枞阳县“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枞政办〔20228号)。

四、关于《规划》的发展目标

《规划》提出,力争2025年,全县科技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基本形成,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高新技术企业数、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等主要创新指标明显上升,区域创新能力稳步提高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基地,全力争创国家创新型试点县、全国科普示范县。

一是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更大提高。突破一批制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2%,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件以上,其中高价值专利达100件以上

二是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更加高效。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融合水平显著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培育壮大,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四大百亿产业初具规模,数字经济成为发展新动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25%,高新技术企业数超过4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0家以上。

三是科技创新体系构建更加完善。科技创新攻坚力量梯次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各类平台载体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市级以上研发机构达到15个(其中省级3个以上),科技服务机构达到5家以上;新增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基地)1家以上、众创空间2家以上;争创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家。

四是科技创新环境实现更大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障碍有效破除,科技创新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健全,科技供给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科研诚信监督体系不断完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活力充分激发,激励和支持创新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基本形成。

五、关于重点工作的部署

一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通过科技创新“补链、延链、强链”,形成多层次、多领域、高附加值的创新链条,提振产业创新能力,构建高质量“2+4+X”产业体系。

二是建设产业创新发展新载体。推进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聚焦绿色、高效现代农业,抢占农业现代化制高点,增强农业竞争力,强化级园区创新引领作用;加快创新研发平台建设,聚焦铝基新材料、智能家居、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争创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实现从关键技术突破到产业化的一体化推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立健全重大科技成果技术熟化、产业孵化、企业对接、金融支持、成果落地的完整机制,打通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的协同创新通道加速全面融入长三角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打造长三角产业转移承接重要基地。

三是支撑企业创新新发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创新催生发展新动能,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是壮大创新人才队伍。高质量实施重点人才工程,统筹推进全县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积极在人才集聚提速、培育提质、服务提效上取得显著成效。

五是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服务体系,推动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为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更充分就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构筑形成全功能多层次的创新生态环境。

六、创新举措

《规划》合理设置了十四五期间枞阳县科技领域发展指标体系,提出了11科技创新主要发展目标,相较以往,更为重视新型产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更加凸显了科技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新内涵。《规划》指出重要产业发展方向,同时又开创了发展新思路一是培育壮大首位产业,加快建设铝基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和积极培育绿色智能家居产业体系提升县域两大首位核心产业素质和核心竞争力二是积极发展新兴产业,推动新能源产业、大健康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攻关,推动关键共性技术发展和产业化应用。三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纺织服装产业、汽车零部件、新型建材、船舶制造等传统行业为主体,推进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柔性化发展,不断提高传统产业的产品吸引力。四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充分发挥枞阳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加强农林禽畜水产育种农副产品加工绿色农业智慧农业等产业发展,支持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打造农业科技创新集聚区。五是支撑发展科技服务业围绕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发展,突出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综合科技服务,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产品生产全周期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提升科技服务业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规划》从五个方面部署,形成多层次、多领域、高附加值的创新链条,提振县域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了县域产业核心竞争力。

七、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科技创新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体制,发挥政府领导、组织、指挥、协调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作用,整合资源,协调推进全科技创新工作快速、高效发展二是加大创新投入健全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增加科技经费预算建立扶持机制,贯彻落实科技优惠政策创新扶持政策,研究制定实施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配套政策三是规范监督考核加大科技方面绩效考核力度完善考核结果通报发布和奖惩措施,建立科技创新规划动态监测机制。

 

解读机关:枞阳县科学技术局

咨询室:工业

咨询电话:321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