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台背景和依据 暑期将至,随着气温升高,学生户外活动增多,中小学生溺水事故进入多发期和易发期。为切实维护中小学生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各类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结合我镇实际,就我镇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特制定此工作方案。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认清形势,切实增强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拿出有效措施,落实省、市、县防溺水部署要求,坚决防止学生溺亡事故再次发生。突出重点,落实落细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各项举措,扎实开展风险隐患全面排查,分级建立安全隐患台账,实行清单化、闭环式管理,通过完善防溺水设施、广泛宣传教育、强化巡察值守、做好应急处置等切实管用的措施,争分夺秒消除安全风险隐患,真正把问题解决在发生之前。要加强联防联控,压实各方责任,强化督查督办,严肃追责问责,进一步织密防溺水“安全网”,全力保障广大青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
三、工作目标 天气渐热,中小学生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镇各行政村、镇直各有关单位,要站在“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高度,把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成立横埠镇预防中小学生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系村科干包保联系机制,各包保联系村、学校的科干每月带队赴包保点开展督导检查,确保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 五、主要内容 进一步压实水域看管责任。在当前中小学生普遍不具备游泳技能的情况下,“管住人、看好水”是防溺水最务实、最管用的措施,各村负责全面摸清辖区各类水域数量,明确权属主体,不明确的指定管辖,并对辖区水域看管负主体责任,组建专门的水域看管队伍,4月中旬至10月上旬负责所属水域看管,在午休、放学后、周末、节假日、暑期等重点时段进行死看硬守。水域权属主体单位负责水域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查清所属水域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到位,并于4月底前完成警示标牌(标明水深、危险程度、责任单位、责任人、紧急救援电话等)、救生圈、救生绳、救生杆等设备配置以及必要的防护栏设置。 进一步压实学生看管责任。学校、学生家长(或监护人)是学生教育看管的直接责任主体(人)。学校要建立校领导、班主任、学科老师结对包保制度,将每名学生包保到人,并定期对包保责任人履职情况进行督查。包保责任人要按规定落实教育、提醒、监护等工作。学生家长(或监护人)是学生非在校期间安全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担负起学生安全监护职责。对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的家长(或监护人),公安机关要依法予以训诫,并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学校要以班级为单位,每天放学前1分钟、每周放学前5分钟、节假日前30分钟对学生进行防溺水教育和安全警示教育;校园醒目位置要张贴一批主题宣传画报;校园广播要循环播放防溺水“六不”提醒语音;校园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提醒字幕。各村要在主要交通路口、各类水域、人群密集场所等悬挂防溺水宣传标语,设立宣传板报、警示标牌等;在高温天气以及暑期、节假日、周末、午休、放学后等溺水高发时段,应急广播或流动广播要循环播报警示提醒。 进一步完善家校社协同共管机制。学校要在4月底前召开一次防溺水专题家长会,对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防溺水工作培训,并持续通过家访、电话、短信、微信等形式,经常性提醒家长(或监护人)加强看护。各村委会要组织人员深入辖区内每名学生家庭,通过面对面谈心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家长(或监护人)防溺水知识知晓度以及家庭责任落实情况,常态化督促家长履行监护职责。学校、村委会要于一周内全面摸清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等特殊情况学生,对无监护能力或监护能力较弱的祖辈监护人要重点予以关注,加强走访帮扶,协助做好家庭监护。 进一步建立清单化管理制度。各村要建立辖区水域权属主体责任清单,明确每个水域责任单位。水域权属主体单位要建立所属水域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化解清单,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各村委会要建立辖区水域看管人员责任清单,明确每个水域看管责任人;学校要建立学生包保责任清单;村委员会要建立学生监护人责任清单;镇预防中小学生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保责任清单。以上清单作为督查考核、事件倒查、追责问责的重要依据。 进一步推进科技防溺水。鼓励坚持人防、技防相结合,因地制宜在各类水域,特别是江河、水库、当家塘等水域面积大的区域安装防溺水高清监控摄像,建设防溺水监测预警系统,通过智能人脸识别、同步通报村居、同步语音劝返,提高水域监管时效性。 进一步要强化督促检查。各村、各单位和各学校要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条块结合”和“谁主管、谁负责”及“一岗双责”要求,建立健全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镇政府将紧紧围绕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成立专项督查组,加强督导和检查,确保预防溺水工作机制健全、任务明确、措施到位。对因预防不力、工作不到位造成学生溺水等意外伤亡事故的,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六、保障措施 一旦发现青少年儿童溺水事故,应采取积极果断措施进行营救,并按程序报警,请求110、120救助;同时防溺水工作应急小组立即启动,学校、派出所、镇卫生院等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施救。
七、下一步工作 一是隐患排查。对辖区内河湖塘堰重点水域进行全面排查,加强河流、水库、沟渠、池塘、水窖、水塘等重点水域的检查,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在人员易达危险区域设立安全隔离带和防护栏(网、墙),切实加强日常管理。对在排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立即整改。 二是加强宣传。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防溺水安全教育,使青少年及儿童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通过“村村通”广播喇叭、发放宣传资料、通过微信安全教育平台、校园板报等方式,多形式、多渠道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宣传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知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