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县林长制改革成果巩固提升年,全县林长制改革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全面促动“五大森林”行动,在全县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工作。
一、深化改革提升
1.提升履职能力。开展林长履职能力提升年活动,充分发挥各级林长统筹推进“五绿”和“五大森林”行动的牵头抓总作用,激发林长积极性,推动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相融合,进一步提升林长组织生态保护能力,切实保护好好山好水。探索建立“林长+河(湖)长”协同共治机制,构建湿地保护新格局。(牵头单位:县林长办,责任单位:县级林长会议成员单位;各乡(镇)政府)
2.落实责任制度。及时召开县级林长会议,签发县级总林长令,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林长巡林,落实林长责任区制度。严格执行县级林长直接联系重点生态功能区域、林业产业基地、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三个联系”制度。持续落实年度工作任务、月度重点工作任务、林长工作提示、交办事项落实“四个清单”制度。(牵头单位:县林长办,责任单位:县级林长会议成员单位、各乡(镇)政府)
3.强化考核引导。开展林长制工作督查,“清单式闭环制”推进重点任务落实。推行林长述职制度,乡(镇)级林长向上级林长述职,村级林长每年在本行政村范围公布履责情况,强化工作考核和正向激励,修订年度林长制实施情况县级考核细则,精准设置考核指标,对年度乡镇林长制工作成效、乡(镇)级林长履职情况进行综合考评。(牵头单位:县林长办;责任单位:县级林长会议成员单位、各乡(镇)政府)
4.持续创新引领。 持续加大探索创新力度,健全“五绿”协同体制机制,结合地方特点,打造我县林业发展布局。探索建立古树名木的文化内涵延伸和保护机制,挖掘古树名木内在价值,提升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成效。系统梳理 3个省级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建设经验,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板,以点带面在全县范围推广。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推动创新发展,促进合作共赢。(牵头单位:县林长办;责任单位:县级林长会议成员单位、各乡(镇)政府)
二、 推进“五大森林”行动
5.提升管护能力。严格保护林地,提高林地利用率,提高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依法做好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工作,规范林地审核审批管理,落实林地用途管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完善全县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体系,推进森林火灾高风险区项目落地实施和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开展“农业保险+林长制 改革”对接行动,推广“林长制护林保”。(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应急管理局、县财政局、各乡(镇)政府)
6.强化生态保护。深化安庆沿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枞阳段(菜子湖-白荡湖)、浮山风景名胜区(省级)、浮山国家森林公园、浮山国家地质公园勘界“回头看”成果,积极推动枞阳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成果落地。认真组织自然保护地遥感点位线索实地核查,落实自然保护地重大事项半年报告制度。推进一般湿地名录管理。压实各级林长、生态护林员疫源疫病巡护责任。严管公益林和天然林,落实公益林补偿财政奖补政策。(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县财政局、各乡(镇)政府)
7.加大执法力度。提升森林督查自查成果质量、效率,建立健全县级审核机制。强化森林资源执法监管,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健全督导检查通报机制。加大案件查处力度,推动违法案件“查处、整改”双到位。发挥森林公安“ 一林一警”作用,用好“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推进林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持续开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推进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县法院、各乡(镇)政府)
8.推进科学绿化。发挥各级林长的示范引领作用,建设健康、优质、高效的林长示范林。认真贯彻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和做好水土保持相关要求,巩固提升退耕还林成果,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全面完成营造林 2.46 万亩,争创 5 个森林村庄,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庇护面 2.55 万亩。持续推进长江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和国家储备林建设。科学开展油茶种植,推动我县油茶产业发展。(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政府)
9.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加大松材线虫病防控力度,扎实开展枯死松树清理工作,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浮山、项铺和金社等重点区域开展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一万亩,认真做好项铺镇松材线虫病疫点拔除工作,实现病死树、疫情小班数双下降。积极开展美国白蛾调查监测工作,计划在沿江的汤沟、藕山和枞阳三个乡镇开展美国白蛾防控面积不少于一万亩,确保不发生大面积危害。按时间节点完成林草湿外来入侵物种普查验收。运用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监管平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信息管理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数据采集 APP 及数据管理平台,确保录入率和准确率达到省级要求。(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各乡(镇)政府)
10.深化林业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集体林地“三权分置”,加快健全与集体林权流转相衔接的林地经营权制度。积极推进林权不动产确权登记,将林地林木的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真正落实到每个权益主体。巩固提升国有林场改革成果,鼓励发展多种合作经营。(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委、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政府)
11.发展绿色金融。完善以林权收储担保为基础的林业金融机制,加快推进林权收储担保和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落实“五绿兴林 ·劝耕贷”和“皖林邮贷通”等金融产品。(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各乡(镇)政府)
三、 夯实林长制工作基础
12.完善平台应用。跟踪完善林长制“五个一 ”服务平台,及时处置上报林业事件。全面运用“林掌”APP 巡林,有效实现巡林过程中的实时情况记录及日常巡林工作管理,及时为各级林长履职尽责、林长办督查及信息共享、社会公众参与林长制提供数字化支撑。(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各乡(镇)政府)
13.强化基层保障。围绕“林长制改革再深化、高质量发展开新局”主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解决林业改革发展的短板弱项和瓶颈问题。加强乡镇林业工作站基础设施和人员队伍建设。深化生态护林员统筹管理,健全生态护林员统筹管理制度。(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各乡(镇)政府)
14.强化宣传培训。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各种媒体媒介,开展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系列宣传,讲好基层林长、护林员故事,推出反映林长制改革的优秀文艺作品和摄影作品,凝聚社会共识,营造良好氛围。强化培训教育,开展林长制专题培训,进一步提高县(区)级林长办和基层林长的履职能力。(牵头责任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县文化和旅游局、各乡(镇)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