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file.tl.gov.cn/5/202308/2023080888c4384075f04fae92720d8019843ba3_xl.jpg)
枞阳县2023年10项暖民心行动新闻发布会
一、发布时间: 2023年7月31日上午9:00
二、发布地点:县卫健委六楼会议室
三、主题主办
主题名称:枞阳县2023年10项暖民心行动新闻发布会
主办单位:枞阳县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发布会主持人和发布人
主 持 人:县委宣传部新闻办主任 朱英兵
发 布 人:县发改委党组成员、民生办主任 唐义长
县民政局副局长 吴其一
县商务局流通业发展股 孙艳玲
县人社局党组成员、就业局局长 刘晓林
县住建局重点工程服务中心副主任 吴项忠
五、出席媒体
中安在线铜陵频道、铜陵日报-枞阳新闻周刊、枞阳在线网站、枞阳在线微信公众号、枞阳广播电视台、枞阳电视台微信公众号、枞阳发布官方微博、枞阳政府网、枞阳先锋网、枞阳纪检监察网、枞阳网、枞阳二三事、点赞枞阳、文乡枞阳等。
六、议程
(一)宣读10项暖民心行动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介绍2023年1-7月我县10项暖民心行动实施的基本情况;
(二)县发改委(民生办)、县民政局、县商务局、县人社局、县住建局等单位负责同志回答记者提问,主要介绍一下2023年10项暖民心行动推进方面具体做法,老年食堂运营、文明菜市建设、三公里就业圈及便民停车建设情况。
七、主持词
2023年枞阳县10项暖民心行动新闻发布会主持词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枞阳县2023年10项暖民心行动新闻发布会,在主席台就座的领导有:县发改委党组成员、民生办主任唐义长同志、县民政局副局长吴其一同志、县商务局流通业发展股孙艳玲同志、县人社局党组成员、就业局局长刘晓林同志,县住建局重点工程服务中心副主任吴项忠同志。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中安在线铜陵频道、铜陵日报-枞阳新闻周刊、枞阳在线网站、枞阳在线微信公众号、枞阳广播电视台、枞阳电视台微信公众号、枞阳发布官方微博、枞阳政府网、枞阳先锋网、枞阳纪检监察网、枞阳网、枞阳二三事、点赞枞阳、文乡枞阳等新闻单位和新媒体代表。
首先衷心地感谢社会各界对我县10项暖民心行动的关注和支持,也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下面,请县发改委党组成员、民生办主任唐义长同志介绍我县2023年1-7月份暖民心行动实施的基本情况。
八、通稿
枞阳县10项暖民心行动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枞阳县2023年10项暖民心行动新闻发布会,首先,我谨代表县发改委(县民生办)向各位媒体朋友莅临新闻发布会现场表示热烈欢迎!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我县10项暖民心行动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根据2023年县政府信息公开新闻发布会安排,现介绍一下我县2023年1-7月份10项暖民心行动实施的基本情况。
实施10项暖民心行动是县委县政府站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要求,也是贴近群众需要,回应群众关切的重要措施,更是落实“一改两为”的有力举措。暖民心行动实施以来,有效解决了人民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以及“一老一小”等方面的关键小事和民生大事,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群众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0%左右,可以说实施10项暖民心行动让群众看到了变化、见到了成效、得到了实惠。
1-7月份,全县10项暖民心行动40项指标中有37项指标完成进度超过了50%以上,其中有26项指标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省重点监控20项指标完成进度均超过了50%以上,其中有13项指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一是有效解决了群众就业。就业促进行动,新增青年就业见习岗位250个、开发公益性岗位381个、开展招聘活动262场次、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187人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2013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545人、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达标15个。“新徽莱·名徽厨”行动, 共培训徽菜师傅202人次、新增徽菜师傅131人、新增徽菜连锁店3家。放心家政行动,培训家政服务人员2503人次、新增家政服务人员505人。
二是有效解决了群众生活需求。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新增6个城市老年食堂(助餐点)和20个农村老年食堂(助餐点),有效解决老年人就餐难问题。健康口腔行动,完成儿童涂氟7889人、儿童窝沟封闭4761人、新增6台牙椅、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0%乡镇卫生院配备了专职口腔医师。安心托幼行动,老庄、经开区、横埠3所幼儿园已基本建成,新增公办园学位810个、新增幼儿托位数445个、新建县级公办独立托育服务机构1个、县级公立医院托育点1个,有效解决群众“入园难”“接娃难”问题。
三是有效提高了群众生活品质。快乐健身行动,完成84个居住小区和行政村健身设施维修改造提升和配建工作任务,参与体育项目培训人次达0.6万人次,参加赛事活动人数达2.9万人次。便民停车行动,全县新增城市停车泊位2058个,其中新增公共停车泊位358个,倾心尽力解决群众停车难问题。文明菜市行动,整治和改造提升了5个城区菜市和7个乡镇菜市,居民购物舒适感得到有效增强。老有所学行动,全县参与学习教育活动的老年人总数达到2.72万人,线下学习老年人达到2.18万人,丰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最后,借此机会,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及社会各界对我县10项暖民心行动的理解、关心和支持,也期待你们为我县10项暖民心行动建言献策,让我们一起共建民生,共享民生。
谢谢大家!
九、答记者问
下面,我们把时间交给在场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提问。
问题一:请介绍一下我县在暖民心行动推进方面都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一是高位推动。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和县长为双组长的县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双组长”制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暖民心行动的高度关注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高度关切。组织召开县民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全力推动暖民心行动各项工作。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县委组织部等县领导先后27次深入各项行动项目现场进行调研指导和推动。
二是健全制度。印发《10项暖民心行动2023年实施方案》等三个方案,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实行清单化、闭环式管理,确保行动有目标、工作有措施、支持有政策、资金有保障。健全月会商、月调度、月通报、月督查、月考核推进机制,形成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协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三是督调有力。民生办每月召开调度会,分析研究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梳理汇总各类问题。灵活运用提示单、交办单及工作通报等方式,强化对全县暖民心工作的统筹调度。截止目前,已下发提示函2份,开展调度5次,督查5次,共督查项目点242个,下发交办单37份。
四是严格考核。把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宣传工作开展情况,特别是群众知道不知道、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我们工作成果的重要标准,确保暖民心行动群众知晓、百姓满意。省二季度民调我县群众知晓率71.2%,满意度达90%。知晓率较一季度提高了8.3个百分点。
五是强化宣传。出台了《枞阳县2023年度暖民心行动宣传工作方案》,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按照统分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抖音、微信、短信、农村大喇叭、宣传栏、广告屏、公交车、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办公地点等各种媒介和各种场所, 共发放宣传彩页1.5万多份,悬挂宣传横幅321条,张贴民生宣传海报3400张,电子屏滚动播放标语213余条,发放一封信89776份,推送短信30万条。
同时,不断探索创新宣传方式。将暖民心宣传融入到“人才招聘会”“送戏下乡”“抖音直播”“传统节日”等大型活动中。建立县、乡、村三级抖音、微信宣传矩阵,累计制作“抖音”宣传视频7375条,累计点赞量18.33万次、播放量444.06万次。收回线上调查问卷51798份。在枞阳在线、铜陵日报枞阳新闻周刊开辟暖民心宣传专栏,向省级及以上主流媒体推送我县暖民心行动实施成效,累计在安徽省电视台、中安在线、人民网及省民生工程网刊登宣传稿件17篇。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式向社会进行广泛持续深入宣传,不断提升全县群众知晓度和满意度。
问题二:我县“老年助餐服务”行动开展以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去年建成 56 个老年食堂(助餐点),今年还将再新增老年食堂(助餐点)26 个,请问对运营的老年食堂(助餐点)如何保证其可持续运营能力?
我县去年建成老年食堂(助餐点)56 个,今年新增老年食堂(助餐点)26个,已全部建成,已经投入运营的有79个,运营率达到 96%,如何使其保持常态化运营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老年食堂运营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方面是资金不足,另一方面是就餐人数少,要保证其可持续运营就需要从政策支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以及加强监管和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着手。
一是给老年食堂(助餐点)“供血”。落实普惠性助餐补贴政策,经考核评估达到相应要求的城市老年食堂(助餐点)按照日均就餐人数每年给予最低 2 万元、最高 4 万元的运营补贴,农村老年食堂(助餐点)每年给予 1.5 万元运营补贴。此外,根据老年人经济困难程度等情况给予就餐补助,对60-69 岁、70-79 岁、80 岁以上的低保及经济困难的重度残疾、计划生育特扶、重点优抚对象,每人每天分别补助 1 元、1.5元、2 元,就餐时自动扣减,让老年人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
二是让老年食堂(助餐点)实现自我“造血”。鼓励老年食堂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一方面,引导留守老人子女回家探亲时可前往老年食堂聚餐,实行价格优惠;另一方面,老年食堂对外开放,老年人按优惠价收费,非老年人按市场价收费,增加运营收入。下一步,我县将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老年人助餐服务领域,吸引餐饮企业开设老年餐桌。同时鼓励公益慈善力量参与,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通过“政府补一点,村(社区)支一点,老年人拿一点,社会捐一点、企业让一点”,让老年人愿意吃、吃得好,企业愿运营、能运营,实现互利双赢、可持续发展。
三是提升老年食堂服务能力。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各种新媒体平台,进一步提高宣传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广大老年人对助餐优惠政策的知晓率。我局通过打造抖音账号“枞阳县民政局-老年助餐服务行动”,6 月份以来视频累计浏览量达到 2.3 万人次。二是积极延伸拓展“老年食堂”功能,变老年食堂为“学堂”,变“餐桌”为“棋桌”“牌桌”,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需求。三是深化志愿服务参与,为特殊老年人送餐服务,比如卧床不起或有困难的高龄独居的老年人,尽可能把午餐送到点位上,让他们享受到更贴心的服务。四是加大管理力度,目前82 个老年食堂(助餐点)均配备了点餐机,实行刷卡就餐,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同时督促老年食堂(助餐点)落实老年助餐服务食品安全,保持环境整洁,提供热情服务,真正让老年人享受“舌尖上的幸福”,让老年食堂永久“飘香”。
问题三:菜市场是老百姓每天都要去的地方,请介绍一下我县对现有的菜市进行改造提升,请问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造提升,成效如何?
菜市作为城乡公共配套设施,是最基本、最具烟火气的民生场所,直接关系千家万户的“菜篮子”,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做好菜市改造提升工作,主要是聚焦“标准化、清洁化、规范化”,从“设施改造、环境改观、秩序改善”三个方面提出推进举措。首先突出改造硬件设施,推动菜市标准化。完善通风设施、排水系统以及服务设施。其次突出改观卫生环境,推动菜市清洁化、加强垃圾处理、清洗消杀以及厕所保洁。最后突出改善管理秩序,推动菜市规范化。重点抓好“三规范、两强化”:规范功能区域;规范停车管理;规范经营行为。督促经营户严格落实“门前三包”,严格落实垃圾袋装化,有效保持摊位干净、整齐;强化市场监管;强化氛围营造等。目前我县现有的22家菜市已基本完成整改工作,着力打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市场环境。
问题四:老百姓比较关心家门口就近就业问题,请介绍一下我县“三公里”就业圈建设情况及成效?
就业工作,涉及人员广,社会关注度高,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当前,群众比较关心家门口就近就业问题,而“三公里”就业圈就是促进社区居民“家门口”就业的重要载体,现就我县“三公里”就业圈和充分就业社区建设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一)创新社区就业载体,扩大本地就业规模。2022年,我县实行24个社区“三公里”就业圈试点全覆盖,首批参评的11个社区均被认定为“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其中,旗山社区被认定为省级“三公里”充分就业示范社区。枞阳县获得安徽省“三公里”就业圈工作激励表彰。2023年,我县正在推进15个以上社区达到“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帮扶居民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截止7月27日,“三公里”就业圈服务平台累计访问数121.0835万人次,服务用工单位905家,发布岗位需求数1138个,通过“社区快聘”小程序注册登记居民数49583人,促进供需对接实现就近就业2174人,助力居民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家门口就业。
(二)优化求职招聘服务,保障县内企业用工。根据县委县政府要求,今年我县企业用工保障工作谋划早、措施实、行动快,及时制定了《枞阳县2023年企业用工保障服务专项行动方案》和《关于开展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用工实行重点保障工作的通知》。围绕服务开发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用工需求,截止7月27日,举办各类大型专场招聘会15场,如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得壹能源专场招聘会、夜市招聘会等。“2+N”系列招聘会200余场,发布企业招聘信息3154户次,提供岗位46901个次,达成就业意向9335人次。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重量级权威央媒和安徽日报、铜陵日报等地方传媒纷纷报道宣传我县保障服务企业用工活动。
(三)深化多元服务机制,提升就业促进质量。结合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契机,印发求职招聘、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等政策宣传册,通过公共就业公众号、就业民生抖音号及其它新媒体,解读就业创业、劳动保障、技能提升等就业促进暖民心政策,深入县内重点用工企业,摸排企业用工需求,落实为企服务政策。
下步,一是继续开展平台推广。继续多种形式开展“社区快聘”小程序服务平台宣传推广,扩大平台知晓率,指导用工单位动态更新岗位需求,促进人岗精准对接,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量,为“三公里”就业服务平台良好运行提供支持。二是加强政策宣传。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主动宣讲就业促进暖民心政策,提高“社区快聘”、“2+N”招聘会知晓率,扩大就业创业政策覆盖面,提升就业促进行动知晓率,增强群众获得感。三是提升服务水平。针对群众办理的高频业务,及时梳理办事流程,精简不必要证明材料,加强重点群体帮扶,构建高质量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
问题五:随着车辆日益增多,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请介绍一下我县在为老百姓解决停车难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自今年以来,我县积极响应省、市号召,开展10项暖民心行动,其中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实施的便民停车行动进展顺利,成效显著,有效缓解县城区停车难问题。
一是加快停车设施新改扩建。2023年新改扩建5座停车场,分别是:月儿湖、莲花湖、公安局、连城东路(县妇联)、银塘东路停车场,共358个停车泊位已全面开放投入使用。通过利用边角地、闲置地块及改造老旧停车场,结合县城区实际情况,科学布置公共停车场,已建成公共停车场31个,停车泊位1341个。完善县城区法院北侧公共停车场智能充电桩,共13个智能充电枪;连城东路(县妇联)停车场智能充电桩计划8月投入使用,共6个智能充电枪;县公安局停车场目前已完成施工图设计,计划10月完工,共12个智能充电枪;渡江南路停车场目前已完成方案设计、预算等工作,计划11月完工,共6个智能充电枪。
二是推进停车设施盘活共享。统筹停车资源,鼓励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停车场推行“错时开放”,引导公共建筑的停车泊位晚间对外开放。2023 年,盘活共享停车泊位 200 个以上。
三是动态调整路内停车泊位。统筹考虑城市活动和交通通行情况,在确保车行步行、公交设施空间的基础上,合理布设施划路内停车泊位,明确不同地区、不同类别路内停车的准停时段和时长、准停车型等要求。重点弥补医院、学校、老旧小区等停车需求。截止目前路内停车划线泊位2160个,路外停车划线泊位540个;有效缓解了居民出行停车难、回家停车难、办事停车难等一系列停车难问题。
四是加强智慧停车管理。为解决县城内重点区域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实施县城公共停车场智慧停车项目。对现状已建成的公共停车场及路内停车泊位和路外停车泊位升级改造为智慧停车泊位。搭建城市智慧停车数字平台、城市智慧-停车云服务、交通标识(牌)标线配套,同步配建智能充电桩约155个。目前该项工作已完成方案审批、立项、可研批复及招投标文件专家论证。
下一步,为有效解决群众停车难问题,2024 年再新建5个公共停车场,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83个,其中含货车停车泊位64个。目前原职教中心操场临时停车场52个停车泊位投入使用;连城西路进城货车停车场已开工建设,共64个货车停车泊位;原燃料公司煤球厂公共停车场目前已完成招标,正在开展房屋征迁,共26个停车泊位;华翔观天下东侧道路及停车场目前已完成招标,正在开展征地等前期工作,共48个停车泊位;荷风苑北侧公共停车场目前已完成招标,正在开展征地清表等前期工作,共93个停车泊位。
十、结束语
主持人:好的,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